足迹
泰昌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67章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第1页)

酉时七刻,太阳已经完全沉下地平,即将带走今天的最后一抹余晖。城门将落之际,在紫禁城里待了一整个白天的邓玉函也步行回到了位于正西坊的耶稣会驻地。n他轻轻地叩响了门板,很快就有人来给他开门了。n“涵璞先生,您可算回来了!”开门的人是一个中文名叫傅泛际的葡萄牙教士。自从商人们带着雇佣兵离开这处宅院之后,看门应门的工作就交给精通中文的教士轮班来做了。n“怎么,有事找我?”邓玉函点头微笑,从傅泛际让开的身位间进了门。傅泛际相较于邓玉函年轻许多,无论是在知识储备还是学术地位上,都远不如邓玉函,因此经常向邓玉函请教问题。邓玉函也不吝赐教。n“没事儿。”傅泛际关门落闩。“就是天色已晚,学生担心您的安危。”n“呵呵。你真是有心了。”邓玉函心里一暖,轻轻地拍了拍傅泛际肩膀。“不过你也不必过于担心,我有这身官袍护体,纵有匪类,亦不敢妄动。”n又寒暄了几句,邓玉函迈腿朝着垂花门后的二院走去,傅泛际也跟了上来。“你今天不是值守门房吗,跟着我做什么?”n“外面已经没有别人了。而且看这天色,今天应该也不会有访客过来了,”仿佛专为印证,傅泛际话音未落,打更人就敲响了一更鼓。这是关门锁城的信号。“而且学生想听您说说这殿试的事情。”n“哼,刚才还说没事儿呢。”邓玉函调笑道:“这不就有事儿了吗?”n“嘿嘿。”傅泛际讪讪一笑。“担心您也不是假的嘛。”n“你去书房等着吧,我得先跟金会长打声招呼。”邓玉函望向祷告室,见祷告室里正点着蜡烛,便问道:“他老人家在祷告室里吗?”n“这会儿”傅泛际也不是很清楚。“应该在吧。”n从龙华民被锦衣卫抓走的那一天起,金尼阁就把每日一次祷告改成了每日三次,早上起来一次,中午前吃饭一次,傍晚睡觉前一次。不知内情人都以为这是金尼阁在请求“徒斯”降下恩典,拯救已经被刑部拟判了绞刑的龙华民。但金尼阁自己很清楚,他不仅是在祷告祈恩,更是在向上天告罪,并请求宽恕。n金尼阁果然在祷告室里。他正跪在受难十字架下的蒲团上,低头闭眼用母语小声祈祷,只有靠得很近才能听见他的声音。n邓玉函进入房间后,并未打扰金尼阁,而是轻轻关上门,就近找了个座位坐下,默默地等待着。n差不多一刻钟后,金尼阁完成今天的祷告。他站起身,邓玉函也站了起来。“涵璞你回来了。”金尼阁吹熄蜡烛,转身看向邓玉函。n“是,弟子回来了。”说着,邓玉函遥遥地向金尼阁行了一个弟子礼。n正是在罗马聆听了金尼阁的演讲之后,邓玉函才决定随金尼阁一同来到东方,进行游学并传播教义。在漫长的海上旅途中,邓玉函从金尼阁那里学习了中文,以及中国的哲学与历史。因此,尽管两人的年龄相仿,邓玉函也始终自视为学生。在金尼阁被公推为代理会长,并与郭居静、王丰肃等二位元老发表联合声明,要求在耶稣会内部全面铺行中国礼仪之后,邓玉函便更进一步,开始向金尼阁执弟子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