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天意(第1页)
“他上了两封奏疏,一封是请辞,另一封是陈情。我先说请辞这封。”袁可立竟然真的就在这么一个随时都有人走动的地方,自顾自地说了起来:n“会试结束那天,他在贡院门口吵着说要见你。写得很漂亮。如果这道奏疏是他自己写的,那他真是一个做官的天才,稳得住、识时务。票拟也很有意思,我不知道这本奏疏的票拟是哪位阁老写就的,但显然是欲扬先抑的格式。就是冲着保人写的。辞表、拟保,一唱一和,以退为进。”n说罢,袁可立才将以绳之”。n这样的描述导致徐光启在阅读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把汤若望放在心上。以至于在他的认知中,汤若望和其他在京的西洋人一样,也被锦衣卫禁锢在正西坊的耶稣会驻地里。n“他什么时候被放出来的?”徐光启问。n袁可立回答说:“案发的第二天早上。毕竟是现任官员嘛,就算他到贡院去闹,镇抚司也不该没有驾帖就拿人。”n徐光启点点头,神色稍有缓和。但紧接着,袁可立又补充了一句让徐光启后背发凉的话:“听说还是魏首席亲自去放的人。”n“司礼监魏朝?”慌神之下,徐光启竟直呼其名了。n“是他。”袁可立说。n“那这封奏疏又是什么时候上的?”徐光启指向袁可立手上的奏疏。n“就在前天,”袁可立顿了一下,改口道:“或者说都察院拿出勘验奏报的前一天。而且这个事情已经传遍整个京城了,只要稍一打听就能知道,连街边的贩夫走卒都知道。正常的消息传递没这么快,显然是有人在刻意传播这个事情,制造舆论。”n“有人,”徐光启发凉的背后冒出了冷汗。“在刻意传播”n“对啊!”和徐光启不同,袁可立心里想的是某个跟汤若望一唱一和的阁老,比如刘一燝,比如韩爌,再比如叶向高,这些阁老都与徐光启交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