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泰昌大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85章 毛文龙的游骑兵(第1页)

“崔钦差,在哪里行刑?”熊廷弼问崔仲青道。n崔仲青明显愣了一下。“干爹没说。他老人家只让我把高淮带到辽东来。还是看您的意思吧。我都可以的。”n听见崔仲青提及他的干爹,杨涟的眼眉不自觉的动了一下。但他并没接话。n“高淮乱辽十年,辽地百姓深受其害。其中以首城辽阳为最。”熊廷弼说道:“就在辽阳行刑,如何?”n“当然。”崔仲青点点头,主动问道:“定日子吧。您要是愿意,今天就可以开始。”n“能再等等吗?”熊廷弼说道。n“等什么?”崔仲青不解。n“高淮之罪,虽千刀万剐无以赎。但到底也不急在这一时。”熊廷弼解释道:“可以先在各城各堡贴出告示,等辽民汇集辽阳再行天罚。如此一来,辽心或可大复。”n熊廷弼一点儿都不排斥极刑。相反,他觉得该被拉出来受剐的人远不止高淮一个。至少还得加上李成梁、赵楫以及辽镇的一大批文官武将。在熊廷弼看来,如果将坏辽之责十等分,那么高淮独占三成,那些文官武将就得占六成。至于剩下的一成,先帝爷怎么也该扛一点儿失察的责任在身上。n可惜,李成梁已死,旧辽军官大部已丧于萨尔浒。也算是赎了罪。n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崔仲青应道:“好。您老定日子吧。但还请不要太久,宫里还等着我交差呢。”n崔仲青其实不想在辽东久留。他一路上驻过的城、堡都是一副严阵以待的样子。这样高度紧张的局面,和山海关内的松弛截然不同。崔仲青本能地感知到,辽东绝不太平,他应该尽早把差事办完,然后回北京交差,继续享受正常的幸福生活。n“本月十一如何?”熊廷弼问道。n“可以。”崔仲青盘算了一下,倒也没几天了。n“好。”熊廷弼说道:“那我今天就安排人去各城贴告示。”n————————n在钦差使团和辽镇的大官儿们携手进城的时候,被崔仲青晾在一边儿的毛营骑兵,骑着他的马回到了自己营地。n“孔有德。给阉人牵马的感觉怎么样啊?”值守营门的士兵,见青年从马上来,立刻做出一副极做作的神态迎上去嘲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