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大裁员(第1页)
二月已至,春闱在即,关于科举的奏疏一下子就多了起来。n争来争去,无非是谁主考,谁同考,谁提调,谁读卷。对于在职的各派官员来说,这些问题都很重要。因为这将决定很长一段时间的人际关系。考官是被他取中的考生天然的恩师,在政治与倾向上就算不与考官趋同,至少也是不能大相径庭的。当年张居正夺情,引来自己学生的批判,那一时掀起的轩然,甚至胜过了夺情事件本身。n不过对于皇帝而言,这些都不重要。管他谁取的,只要心里有杆称,手上拿着刀,那就都是忠臣没有奸臣。无非贤时便用,不贤时便黜。n朱常洛没有在这个事情浪费太多的心思。他谁的意见也不听。管你的举荐文章写得多漂亮都不看,直接盯着姓名,按着需要,索骥般地给相应的奏疏做了肯定的朱批。至于其他的奏疏,便用先君惯常的做法,阅而不报了。n朱常洛原本是想把沈扔上去,再给他配个徐光启的,正好这两人就没对付过。放在一起,也算是一种平衡。但他转念一想,平衡不是强行制造没必要的矛盾。要真把他俩塞一堆,考场变擂台都不是没可能。沈他不很了解,但徐光启的武德还是挺充沛的。n为了朝廷脸面,也为了不让沈分心,可以专心“鞭策”刘一燝。朱常洛最后决定,主考官由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史继偕,和掌礼部印尚书徐光启共同担任。同考官则由新任通政使司左通政袁可立、吏部右侍郎顾秉谦、詹事府少詹事魏广微等八人担任。其余其他人,随便。n“有关于会试的考官奏疏就不用再拿给朕看了。”朱常洛将一本关于恩科的奏疏扔到“不报”的那一摞。这些东西,已经多得有些烦人了。n“是。”王安应道。n“怎么又是这个人?”朱常洛打开一本弹章,再次在署名的位置看见“赵延庆”三个字。“呵。他还真和骆思恭铆上了。”朱常洛一面饶有兴致地阅读弹章,一面在字句的空白处填写朱批。n这时候,值守南书房的宦官,将刚拿到手的密匣给捧了进来。因为第四席秉笔太监刘若愚不在,所以他就把这个匣子递到了首席秉笔太监魏朝的桌子上。n“主子。孙师傅的密折。”魏朝拿起匣子,一看上面的独特的雕纹,立刻就确定了密折的来源。n“打开。”朱常洛从腰间取下一柄朴实无华的钥匙,扔给魏朝。n“是。”魏朝稳稳地接住,并用这个钥匙打开了一个装钥匙的柜子。接着,魏朝从钥匙柜里找出对应的银钥匙,将匣子的银锁打开,接着小心翼翼地把密折捧到皇帝的面前。n银钥匙有且只有这两把,一把在持匣人的手里,而另一把则在那个的钥匙柜里。也就是说,在匣子寄出之后,除非破坏盒子,否则将没人能在他之前看见密折。n“摘要。念。”朱常洛轻蘸朱墨,将刚写好的一句话划掉,接着再用相对潦草的笔迹,将之改写成另一句意思相同,但措辞更加激烈的批语。他并不愤怒,心里根本没什么波动。但事实证明,这样的写法能让读到这篇朱批人,以为皇帝发怒了。n魏朝快速浏览一遍,省掉所有的修饰与描写,简洁地说道:n“臣孙承宗,启奏圣上。”n“巡抚署已全面接管指挥使司司务。诸事顺遂。伏请圣上勿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