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夜读全唐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0章 享太庙乐章之八《文舞》(第2页)

?化用《道德经》“五千言”,代指治国的经典哲思,亦可能暗指儒家典籍。

3庆集昌胄(zhou):

?庆:福庆;昌胄:昌盛的后裔(如李唐王室自称老子后裔),强调皇统绵延的合法性。

4符开帝先:

?符:符命、祥瑞;帝先:帝王祖先(如李渊认老子为始祖),意为祥瑞预示帝业由祖先开启。

5高文杖钺(yuè):

?高文:崇高的文德;杖钺:手持斧钺(兵器),指兼掌文武大权,如《史记·殷本纪》“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

6三宗握镜:

?三宗:指唐代三位明君(如太宗、高宗、玄宗);握镜:持镜照物,喻洞察事理、治理天下,典出《淮南子》“镜者,天之大明也”。

7六合涣然:

?六合:天下四方;涣然:澄清貌,形容政治清明,如《后汉书》“邪正涣然分明”。

8率礼罔愆(qiān):

?率礼:遵循礼制;罔愆:无过失,《诗经·大雅》“小心翼翼,昭事上帝,聿怀多福,厥德不回,以受方国”即写敬天守礼。

9图书雾出:

?化用“河出图,洛出书”的祥瑞典故,指治国祯祥如雾涌现,象征天命所归。

10八佾(yi)风宣:

?八佾:古代天子专用的乐舞(每佾8人,八佾共64人),《论语》“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即论其礼制规格;风宣:风化宣扬,指通过乐舞传播王道教化。

文化解读

此诗为唐代宗庙文舞乐章,用于祭祀时的文舞表演,核心在于歌颂帝王文德、彰显王朝正统:

?政治合法性建构:

“庆集昌胄”“符开帝先”将李唐统治与祖先祥瑞绑定,“三宗握镜”以先祖功业塑造王朝谱系,强化“君权神授”的意识形态。

?礼乐治国的实践:

“八佾风宣”强调乐舞的政治功能,通过仪式化舞蹈(“舞形德类”)与歌咏(“咏谂功传”),使“九德”“真言”具象为可感知的文化符号,实现“以乐教和”的治理目标。

?盛世理想的投射:

“五行气顺”“日月清悬”以自然秩序喻政治和谐,“黄龙”“彩云”等祥瑞意象,暗合盛唐时期四海归附、万邦来朝的现实图景。

艺术特色

1用典密集的政治修辞:

融合《尚书》《论语》《道德经》及祥瑞传说,将帝王功德与经典叙事绑定,形成“以典证史”的颂美范式,如“杖钺”“握镜”等典均服务于皇权神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