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总裁的传奇天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6章 侯氏与杨氏(第2页)

日月轮转,星辰交替,到了明朝的时候,他们已经成了本地大族,两个村子发展的都不错,且两个村子相互扶持着,又供出几个举人,十几个秀才,各家都有族学,族学就是在各个村子里建立的学堂。

办学形式和水平参差不齐。

古代也有叫族塾的,属私塾的一种,由族长聘师设塾,一般以本族祠堂为塾址,教育同族子弟。

族学带有浓厚的封建宗法色彩,非本族子弟,是不允许来族学读书识字的,只招收本族子弟,以及一切亲戚的孩子。

但在客观上对培养本民族的知识分子、对地方文化的传播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作用。

因为有私塾的关系,他们两个村子里出了好几个有功名的子弟,虽然还有考中进士,当了官的,但是都是小官。

可就算是这样,大家觉得也有了依靠。

就在嘉靖年间,侯氏出了一个大官,多大呢?

好像是个正四品,在京里,正四品不算什么了。

但是在昌黎县,这正四品,可是比河间府的知府都要大两个级别。

所以侯家村,在当时,真的是达到了巅峰啊。

后来这个官员在三十年之后,致仕回来养老。

结果他家的长子嫡孙,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横死了。

绝对不是生病,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家就没有请大夫来看病。

突然就挂了白幡,突然就要出殡,突然就给下葬。

但是呢,这个长子嫡孙才十八岁,生前跟杨家堡的族长家的小孙女儿定了亲,六礼走了一半了,这突然人就没了。

如果是在现代,直接就将东西退回去,姑娘另外找对象就行了。

可是在那个年代是不可能的事情,六礼走了一半,那也是定了名分的事情。

杨家小闺女知道未婚夫横死了,就直接病倒了。

古代可不像现代这么开放,结婚离婚跟喝白开水似的。

不过大家都是“文明人”,婚事就此作罢,杨家小闺女退了聘礼给侯家;侯家呢,则是将孩子好好地下葬……可是怪事就在下葬之后出现了。

最开始,侯家村是有妇人流产,其次是新生儿竟然没有一个存活下来,不管产妇多健康,孩子生下来就是死胎。

杨家也是如此。

两家也是在那个时候,才发现,对方都不简单,一个是发丘中郎将,只是假托自己是杨家将的后代而已。

一个是摸金校尉的后代,迄今为止,都没有丢下祖传的手艺。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