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宣太子和魏徵(第2页)

这文官要是有先前孩子们在视频里说的张居正那么有出息也就算了,像刘大夏那种,把航海图藏起来,把成祖爷的文书藏起来,朱见深竟然也拿他没办法,简直炒蛋。

皇帝到底还有没有尊严了。

打不打仗这种事,就跟做菜放盐一样,没有盐,你的菜就下不去口,盐放多了,或者放错了,比如在美酒里放盐,那盐就不是个好东西了,就好比朱祁镇打瓦剌。

“啪!”朱瞻基放下手中的手机,有种眼不见为净的无奈感。

罢了,为了大明江山,他真的不能因为心疼,就再心生给朱祁镇机会的想法了。

历史上的朱祁镇闯下那么大的祸,还有脸复辟。

而且是敢趁着朱祁钰病危,抢走原本应该在朱祁钰死后马上传给朱见深的皇位。

他连自己儿子的皇位都抢,还有什么做不出来的?

要是他再给朱祁镇机会,将来朱祁钰当了皇帝,朱祁镇再闹点什么事情抢皇位,打仗什么的,受苦的可是黎民百姓。

毕竟现在朱祁钰已经到未来上学了,每天都能和李清照、嬴稷、韩信、刘据他们学会那么多东西,可不会再像历史上那样,那么容易就让朱祁镇的夺门之变能成功的。

罢了罢了。

为了江山社稷,为了能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朱瞻基真的彻底放下心中又萌生起来的对朱祁镇的心疼了。

……

贞观七年时空。

一向十分注重对外交流的李世民,看到刘大夏藏了朱棣的文书,还藏了郑和航海笔记,满脸的不理解。

“我们大唐的读书人,文武兼备,君子六艺样样精通,能上马骑射,也不迂腐,怎么到了这宋明时期,这些读书人就这么迂腐了?”

李世民哪能理解。

大唐的读书人那确实是文武兼修的,他就无法想象一群读书人只会满口之乎者也误国误民。

刘大夏藏了朱棣文书那事,这要是发生在大唐,他就算把刘大夏诛九族,也要逼刘大夏交出文书,甚至不需要文书,他都能直接夺取后黎。

大明的皇帝竟然被读书人制约成那样,简直离谱。

李世民也已经从家长群里知道,大唐安史之乱后,这片土地就开始了藩镇割据的战乱年代。

大唐灭亡后又迎来了更为黑暗的五代十国,直到那位叫赵匡胤的皇帝出现,才结束了武人割据的乱局,说明武人作大祸患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