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3章 李白很有可能不是人(第2页)

想不到,现在这玩意竟然能用上。

配好药,沈言之也没事干了,就去看孩子们在做什么。

还没到自由活动室,就听到李清照、刘据和妲己的声音从里面传来。

沈言之一进去,就看到一群小短腿用双手努力抬着自己的下巴和下颌,还发出了使劲的声音。

“啊——”

“嗯——”

“呀——”

……

光听声音,还以为是一群便秘的小盆友在使劲。

可睁眼看这群孩子,又觉得特别可爱了。

只是不知道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你们在干嘛?”沈言之见到妲己、李清照和刘据在看热闹笑着不说话,自己却忍不住问了。

李秀宁没有结束,请!

现在看来,嬴政确实是生的年代太早了,那个年代没有什么诗词歌赋的积累来启蒙他。

不过,这也怪不了孩子们,甚至怪不了和李白同在唐朝的小兕子和李弘。

毕竟哪怕是历史上有名的文化繁盛的唐朝,真正文化繁盛起来,那也是到了武则天时期才开始的。

隋炀帝杨广改进科举制,可那时候的科举,批阅考卷的时候,是不会遮住考生的名字的。

批阅考卷的老师,能知道自己批改的,是谁的试卷。

而绝大多数人都是有私心的。

因此能通过科举出头的,大部分还都是本身就有好出身的考生。

武则天规定了弥封糊名法,也就是科举考试批改考卷的时候要把考生的名字遮住,杜绝了阅卷老师徇私抬自己的学生,或者抬自己认识的人的可能。

自那时候开始,底层的读书人,才有了真正畅通的上升渠道,才激发了那么多出身寒微的底层读书人的读书热情,才造就了后来大唐繁盛的文化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