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wxs.com 第13章 爷爷我们走吧(第1页)
刚一回到家,才知道村里在吃席,有老人去世了。
王远爷爷住在川省一个很偏僻的农村里,教育资源很差也很贫穷,上学每次都要走四十多分钟才能到学校。
川省到处都是山,而他们这些住在偏僻村庄的孩子,上学可谓是翻山越岭。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下雨上学,没有水泥路,全是泥巴路,下坡的时候非常危险。
家里又都是老人,并不会一直接送孩子。
幼儿园的时候,爷爷还会在下雨的时候,用背篓把矮小的王远背起送到学校。
等王远七岁上一年级以后,上下学时,不管天晴下雨都是王远一个人,有时候摔一跤,就带着一身泥巴去上课。
老师看着邋里邋遢的学生,不会关心,只有嫌弃或者无视。
最难受的是冬天淌泥巴路,穿着冰冷的雨靴走到学校,有时候雨水灌进筒靴打湿袜子。
南方的冬天刺骨寒冷,几岁的娃娃还没那么会照顾自己,都是默默忍受度过。
没有人教他原来可以准备干净的鞋袜替换,也没人帮他想到。
长大一点懂得拿干净的鞋袜到时候换,但买不起皮鞋,都是棉鞋。
所以很容易把穿着的棉鞋打湿,然后穿着湿润的鞋子度过一整天。
不换棉鞋的话,就要穿着冰凉不保暖的雨鞋,挨上一整天的冻。
爷爷是个干瘦的老头,叫王永才,常年的务农让他皮肤很黝黑。
但他身体却是非常好,大老远就听到他们在坝子里的说话声,笑声传递到老远。
去年的时候,村子跟着上头的风向标,村长要求村里人上交点钱,修了一条村子的水泥路。
村长可能还吃了回扣,上头拨了款村民还交了钱。
马路的宽度,却只修了仅容纳一辆车宽的距离。
两个车都没办法并排错开,只能去很远的一个交叉口,才能错开着车继续行驶。
有了水泥路,现在开车回来也方便很多,过往没有水泥路也有一条石子路,就是坑坑洼洼颠簸得厉害。
而且围着山绕了一大圈,小孩子上学匆忙,几乎没有人走这条大路去上学,都是翻山越岭走小路去上学。
哪怕如今有水泥路,村里的孩子也宁愿走小路,也不走大路去上学。
因为水泥路也是围着山一圈修建,比小路多了接近一倍的路途。
“远远回来了啊,越长越精神了哦。”
“吃过没得?还有点饭可以吃点。”
“远娃子怎么回来了,这是你的车子啊?混的好哦。”
“有出息啊,已经买得起车子了,好久找个婆娘呢?”
“要不要婶娘给你介绍啊,包能生儿子哟。”
年已经过去,年轻人已经背上行囊远行。
村子里大部分都是老人留着,有的几户留着儿媳妇在家伺候老人小孩,几乎没有壮年男人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