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皇冠下的福尔摩沙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2-4:二战B近(第2页)

训练地点设於凤山与八奖溪附近两处营地,学员需接受三个月集中训练,再分发回地方守备单位然而,志愿制背後往往有就业与升学审查的无形压力,导致许多贫寒家庭的子弟不得不加入

对仕绅与资产阶级而言,这制度虽形式平等,实际却成为「劳工阶层上升的捷径」与「阶级n竽充数」的代名词

「这些人不懂礼仪、不识英语,却要穿着制服对我们指指点点?」一位台北商会的成员在餐会中愤愤表示

但义勇队也x1引了一批愿意借此进入t制的年轻人,他们视这制度为「通往帝国公职」的罕见阶梯,一时间申请人数超过配额,总督府甚至考虑设立遴选机制

---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战火未燃,岛屿已紧绷

1940年春,福尔摩沙进入全面警戒状态新维多港停泊着四艘皇家舰队军舰,凤山上空不时响起飞行训练机引擎声从沪尾到枋城的各段铁路,每日运送着军品与补给,站务员多配备步枪巡逻车厢

但随着军事化程度上升,一种压抑的不安也在社会间扩散报社编辑接到审查命令,学校教材需移除「与敌国文化有关之部分」,包括古典日文诗歌与部分历史地图

在某些郊区,晚上已禁止民众点灯或进行聚会殖民地政府发布「夜间静默令」,城市上空开始出现探照灯光束,宛如战时l敦的倒影

不久,一艘补给船在夜间靠岸时遭到破坏,数箱落海港口调查显示可能是内部人员纵火,总督府立刻升高海防等级,夜间港口全面封闭

---

五、潜伏的未来

「我们在为谁而战?又是为了哪一块土地舍命?」一位打狗工人於匿名信中写下这句话,投递至《帝国时报》编辑部,成为引发社论辩论的

战争尚未开打,但在这座岛屿上,街道、码头、教室与军营之间,已然充满风暴前的寂静与裂缝

英国的旗帜依然飘扬,但在那之下的社会,已非昔日殖民秩序中的安然福尔摩沙正被迫学会在怀疑、忠诚与恐惧之间寻找立足之地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笔趣阁;https:huaxiapr阅读更多精彩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