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00章 苏亶辞官(第5页)

只见苏亶闭上眼睛,将斩令牌狠狠的掷下。

“时辰已到,开斩!”

刽子手手起刀落,鲜血飞溅。

郑氏谩骂的声音全然消失。

苏亶此刻仿佛看到了二十年前初见郑氏时的场景,那时的郑氏,天真浪漫,在桃花树下笑的格外的灿烂

刑场渐渐散去。

可是苏亶却独自站在原地,望着郑氏被斩首的地方,久久不语。

从今天起,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朝廷重臣,而只是一个失去了妻子的孤家寡人。

回到苏府,苏亶坐在空荡荡的庭院中,望着天边的冷月。

一口就将杯中酒给饮尽,随后将酒杯狠狠的摔在了地上。

次日朝会之前。

李世民收到了苏亶的辞呈。

上面只有寥寥数字:“心灰意冷,乞骸骨归乡。”

李世民看着那熟悉的自己,良久不语。

最终李世民提笔批下:“准奏”二字。

苏亶离开长安那日,只有苏氏悄悄前来送行。

父女俩相对无言,只有苏氏哽咽的说道:

“父亲,保重!”

苏亶摸了摸自己女儿的头。

他随后转身登上马车,在管家的挥鞭之下。

马车消失在了道路之上。

多年后,长安街头流传着一个故事:在江南的一个小镇上,有个白发苍苍的老者,每日坐在河边钓鱼。

有人问他是谁,他只是笑笑,说自己是个过客。

只有偶尔从长安来的商队,会在茶余饭后说起,那个老者,曾是大唐最风光的大臣,却因一场家族变故,从此隐姓埋名,再不问世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