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自我供能原理,可控核聚变???(第1页)
燃料的突然回满,让战甲脱离了因燃料不足的坠毁危机不说。
连带着被洲际导弹拦截的危险,也成功躲过了。
虽然这事儿,可喜可贺,但唐国森,罗城等科研专家,却怎么想,都觉得有点恐怖。
“我是没想到,那么多的逆天功能之后,它竟然还能冒出来个自主充能?”
“这战甲的能量到底是什么啊,什么样的能源才能让它产生内循环呢?”
“内循环多半不太可能,有没有可能是内部携带了转化装置,将动能转化为了额外电能,能够暂时供给战甲运行?”
“我觉得是不是有备用能源啊?主能源用完了,备用能源就顶上了?”
就在几人一头雾水时。
通讯器那头的柳如烟突然插话道:“看面板,这些燃料能量,好像都是战甲胸口的圆形装置提供的。”
“咦,这个观测面板还能点开的吗?哇,这个圆形装置竟然也叫方舟反应炉哎,我刚想说它跟电影里一样。”
神马???
唐国森,罗城几人人傻了。
跟电影里一样可还行吧?
虽然战甲是同款的,但要是这能量核心,方舟反应炉也跟电影里一样,那就太吓人了。
罗城第一个摇头否认:“不可能,绝对不可能,那就是个科幻超级英雄电影而已。”
“包括方舟反应炉这种东西也是虚构的产物,现实中反应堆是不可能做得那么小的。”
身旁的专家点头同意:“是这样,空间越狭小,等离子体越不稳定,需要纳米级的磁约束以及超智能ai的实时监控,可要是达到那种程度,就必须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
唐国森的语气也很干脆:“虽然这个战甲很逆天,但你要说,它的能量源,是基于可控核聚变技术微型化诞生的,那我是绝对不信的。”
也不怪专家们不信啊。
主要,方舟反应炉这玩儿,是跟可控核聚变技术挂钩的。
只有可控核聚变技术,才能将核聚变反应堆的微型化,化为可能。
而当前,可控核聚变技术,却是各国都头疼的问题,有诸多挑战急需攻克。
那可是世界顶尖人才都无法短时间内攻克的问题。
要是这战甲,真的搭载了以可控核聚变为基础的微型冷核聚变装置。
那可就足以把所有科研界人士的三观给炸得粉碎了。
“这样啊?”专家们说得柳如烟也听不懂,她仅是能靠自身的认知,实话实说。
“可我看它的运行监控,还蛮流畅的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