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 章(第2页)
‘雅韵’的算法,除了基础的推荐逻辑,更应该引入‘价值’维度。
比如,一个科普视频的知识密度、一个文化视频的传承价值、一个技能教学视频的实用性等等。
我们要鼓励那些能够给用户带来长期价值、引发深度思考、提升审美情趣的内容。
这需要更复杂的算法模型,可能初期效果不如纯粹的娱乐推荐来得快,但长期来看,它能构建起平台的核心壁垒和良好口碑。
”“最后,也是我认为最关键的一点,‘内容即商业’的模式创新。
”沈芜的语气变得更加有力,“目前主流的广告和直播带货,模式相对单一,对用户体验的干扰也比较大。
‘雅韵’可以探索更原生、更深度的商业化路径。
”她举了几个例子:“比如,一位茶艺师分享点茶、品茗的视频,用户可以直接在视频下方购买她推荐的同款茶叶、茶具,甚至预约线下的茶道体验课。
一位国画老师讲解泼墨山水,可以链接到他的线上教学课程或者画作售卖页面。
一位木匠展示榫卯结构,可以接受家具定制,或者售卖他设计的小件木工作品。
一个介绍博物馆文物的视频,可以链接到博物馆的官方文创商店……”“这种模式,将内容、社区、商业无缝衔接。
用户因为喜欢内容而消费,消费本身也成为内容体验的一部分。
创作者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获得体面、可持续的收入,平台则从中获得分成。
这是一种更健康、更可持续、也更符合‘雅韵’定位的商业模式。
”沈芜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系统地阐述出来,从用户定位、内容策略、算法优化,到社区运营、商业变现,甚至对未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和机遇,都提出了具体的思考。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她描绘的那个与众不同、充满潜力的“雅韵”蓝图所吸引。
她没有使用太多华丽空洞的辞藻,更多的是基于对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前瞻性思考,逻辑清晰,论据充分,提出的解决方案也具体可行。
讲完之后,沈芜微微吁了口气,看向周启明:“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浅见,说得比较多,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周启明推了推眼镜,掩饰不住的惊讶和欣赏。
“沈总刚才提出的这套体系,非常具有前瞻性。
特别是‘价值驱动算法’和‘内容即商业’的思路,确实是我们之前没有深入考虑过的方向,很新颖,也很有挑战性,但潜力巨大。
”他转向团队成员:“大家有什么想法?”之前还有些疑虑的技术负责人率先开口:“沈总提出的价值驱动算法,技术实现上挑战很大,需要建立复杂的标签体系和评估模型,但并非不可行,我觉得可以深入研究一下。
”市场部的负责人也点头:“深度垂直的定位,确实能避开和现有巨头的直接竞争,更容易塑造品牌调性。
‘内容即商业’的模式,如果能跑通,用户转化率可能会非常高。
”内容策划组的组长更是兴奋:“太棒了!这正是我一直想做的方向!我们之前就觉得纯娱乐太卷了,但一直没找到好的突破口。
沈总的想法,简直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会议室的气氛彻底变了。
之前的疑虑和观望,被兴奋和热烈的讨论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