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雪垦卤煮盐 苦卤结雪莹(第2页)
衣衫褴褛的流民,颤抖着接过崭新的铁锅和柴刀,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那冰冷的铁器,此刻却成了生存的希望。
煮盐开始了。引卤入锅,烈火熊熊。
巨大的铁锅内,浑浊的卤水在烈火舔舐下翻腾,蒸汽滚滚。流民们赤着上身(尽管寒冷),汗水混着盐碱的粉尘,在皮肤上凝成白色的盐霜。他们手持长柄木耙,不断搅动着沸腾的卤水,防止结底烧糊。火光映照着他们黝黑而专注的脸庞。
锅底柴火噼啪作响,卤水沸腾的咕嘟声,木耙搅动的哗啦声,交织成一首艰辛的生存交响。
浓烈的咸腥蒸汽,带着海水的味道,弥漫在灶户区上空。
这是一个极其艰苦的过程。卤水腐蚀皮肤,浓烟熏呛眼睛,高温炙烤身体。初时,效率低下,产出粗糙,甚至有人因体力不支或操作不当而烫伤。
灼热的蒸汽烫红了皮肤,汗水流进眼睛带来刺痛。
但无人放弃。生存的希望,如同灶膛里的火焰,支撑着他们。澈儿每日必至,巡视灶区,慰问伤者,与老盐工探讨改进之法(如卤水提纯、火候控制)。
少年御史的身影出现在每一个冒着浓烟的灶台旁,蹲下身查看盐粒的结晶情况,与满脸烟灰的灶户交谈。那素色的官袍,也沾染了盐霜和烟尘。
终于,第一锅盐熬成了!锅底冷却后,凝结出一层厚厚的、洁白如雪的盐晶!
当灶户用木铲小心地撬起那层雪白的盐块时,整个灶区都沸腾了!那纯净的白色,在黝黑的铁锅衬托下,如同最珍贵的宝石!灶户们捧着洁白的盐块,如同捧着初生的婴儿,激动得浑身颤抖,热泪盈眶。
盐粒入手,粗粝却洁白,带着阳光和火焰的味道。
纯净的、带着阳光气息的盐味,取代了苦涩的咸腥。
“盐!是盐!白花花的盐啊!”欢呼声在盐碱滩上回荡,直冲云霄。
那欢呼声,充满了劫后余生的狂喜和自力更生的自豪。
一锅又一锅的“霜盐”被熬制出来,堆积成小小的盐山。官府的收购车马络绎不绝。流民们用换来的铜钱,买粮、买布、修葺房屋。荒芜的盐碱滩上,升起了温暖的炊烟,响起了孩童的笑声。
白色的盐山,黑色的灶台,袅袅的炊烟,奔跑的孩童,构成了一幅在苦难中重生的壮美画卷。
炊烟中米饭的香气,取代了绝望的气息。
苦卤熬成霜盐,盐碱化为家园。澈儿以化腐朽为神奇的智慧,将吞噬生命的流民潮,导入了创造财富的盐田。那洁白的盐粒,是汗水与希望的结晶,是少年御史在绝境中为生民开辟的活路。苦尽甘来,晶莹的盐雪,终在荒芜之地,铺就了一条通往温饱与尊严的生途。这不仅是赈济,更是授人以渔,将绝望的流民,锻造成了这片土地的新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