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周氏簪挑宗室怨(第2页)
殿外廊下陡然传来一阵刻意拔高的、带着宫廷嬷嬷特有圆滑腔调的哭嚎:
“太后娘娘驾到——!”
沉重的脚步声与环佩叮当声由远及近。鬓边簪着赤金点翠凤簪、身着深紫蹙金宫装的周氏,在一众宫女太监的簇拥下,仪态端方地踏入养心殿。她保养得宜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悲戚与惊怒,眼角微红,目光扫过殿内狼藉,扫过地上靖北王的头颅,最终落在肩头染血的帝王身上,声音带着哭腔:
“皇帝!哀家的儿!你可算平安回来了!听闻你遭了逆贼毒手,哀家这心……如同油煎火烹啊!”她快步上前,伸出染着蔻丹的手,似要抚上帝王肩头的伤处,眼底却飞快掠过一丝冰冷的审视。
东方宸不动声色地侧身半步,避开了她的手。玄色龙氅的阴影将御榻方向完全遮挡。
“劳母后挂心。小伤而已。”他声音平淡无波。
周氏的手僵在半空,脸上悲戚不改,声音却陡然转厉,带着凛然正气:“逆贼萧锐!竟敢假传圣旨,构陷忠良,行此大逆!死不足惜!只是……”她话锋一转,目光如淬毒的针,猛地刺向榻上昏迷的殷照临,声音陡然拔高,字字诛心:
“只是这滔天祸事,皆因‘权臣’而起!若非摄政王独揽大权,刚愎自用,致使朝野怨怼,又怎会给萧锐这等狼子野心之徒以‘清君侧’的口实?!如今京城喋血,宫闱惊变,多少宗亲子弟殒命叛军之手!皇帝!”她猛地转向东方宸,鬓边点翠凤簪在烛火下闪着冷硬的光,“此等滔天之祸,摄政王难辞其咎!宗室元老,群情激愤!若不给天下一个交代,恐寒了忠臣良将之心,更寒了东方氏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啊!”
字字句句,借“祖宗礼法”为刃,挟“宗室怨愤”为势,直指榻上昏迷之人!要将“祸乱朝纲”的滔天罪名死死扣在殷照临头上!
殿内空气瞬间凝滞!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肩头染血的年轻帝王身上。
东方宸缓缓抬眸。
疲惫的眼底那两簇幽深的火,在这一刻骤然爆发出足以焚毁一切的暴戾!他盯着周氏鬓边那支随着她激昂陈词而微微颤动的赤金点翠凤簪,嘴角缓缓勾起一丝毫无温度的笑意。
“母后。”他声音不高,却如同冰层下涌动的暗流,带着令人毛骨悚然的森寒,“您鬓边这支赤金点翠簪……甚是华美。”
周氏激昂的陈词骤然一滞!脸上那悲愤的表情瞬间凝固,眼底飞快掠过一丝惊疑。
东方宸却不再看她,目光转向地上那堆尚未清理的军报灰烬,慢条斯理地拂了拂龙氅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声音陡然转厉,如同惊雷炸响:
“传宗正寺卿、三司主官!即刻入宫!”
“给朕彻查——三日前,是谁仿造朕的笔迹,将那份写着‘缓脉散’用法的‘脉案范例’……送入太医署!”
最后一句,他猛地转头,目光如同淬了剧毒的利箭,狠狠钉死在周氏瞬间褪尽血色的脸上!
“朕倒要看看,是谁的手,敢借‘祖宗礼法’之名,行此构陷亲王、祸乱宫闱之实!查!”
“查”字如同金铁交鸣,裹挟着帝王的雷霆之怒,狠狠砸在周氏摇摇欲坠的端庄面具上!她鬓边那支赤金点翠簪,在死寂的殿内,发出极其细微的、颤抖的嗡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