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离开倒计时,我能做的几乎都做完了(第3页)
比如喜欢的姑娘来看自己打篮球,但是自己却出糗。
四指联弹,整个曲子轻快无比,欢乐中带着俏皮,恰如热烈中情人间的小玩笑。
“有画面了,嘿嘿。
”李维笑道。
室友不愿意了:“艺术呀,嬉皮笑脸地干啥呢。
”嗯,室友是个懂王。
在京城,宋玉昌在方澈发微博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原声带,点进了斗琴的那三首曲子。
尤其是第二首:圆舞曲。
这里方澈用的是原版。
听歌之前宋玉昌甚至有些兴奋,紧张地带好了耳机。
然后点击了播放。
随着钢琴声从耳机流淌进耳朵,宋玉昌闭上了眼睛。
这首曲子分为三段,第一段轻柔舒缓,如果具象化的话,就仿佛置身于夏日清晨,安静,但是窗外微风拂动、一片翠绿。
静谧之中隐含着勃勃生气。
而到了第二段,旋律就急促起来,犹如雷声过后,突然大雨倾盆。
劈里啪啦。
雨点击落在树梢上,草地上。
这里就谈不上美好了,听这一段的时候,仿佛置身于一座小屋,而屋外是倾盆大雨,让人不由得心生无奈。
其实这首曲子,被誉为圆舞曲中最能贴合肖邦心境的曲子是有原因的,第一段的舒缓就好像肖邦的生活,一开始好像感觉还有一丝希望,所以不急不躁。
但是第二段的急促,就好像是作者在倾诉他孤寂的晚年生活。
当时的肖邦久居异乡、孑然一身、染重病、无依无靠,其心情之忧郁可想而知。
而第三段,在第二段的基础上明朗了一些,但是依然能感觉到一丝沉闷,对于宋玉昌来说,就好像是屋外的雨突然停了,但是当你向窗外看时,却发现,头顶依然乌云密布,大地是一片泥泞。
郁闷啊!而整首曲子,就在这样的躁动中结束了。
当曲子结束的那一秒,宋老师突然伸出手,看样子像是想要急切地抓住些什么。
但是要抓什么呢?希望?还是这个曲子给他在最后营造的那种沉闷、急躁的感觉,让他入戏了?“呼。
”宋玉昌喘了一大口气。
当初这曲子放在电影里,他没有听全,就觉得有点可惜。
现在听全了。
他觉得方澈是傻逼!“买椟还珠!为了这么个破电影,把这么好的曲子就草草的弄出来了?”“丢了西瓜捡芝麻!”宋玉昌摘下耳机,坐在那里嘟嘟囔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