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山海情》,曾经有人吃饱都很艰难(1.3w,求月票)(第9页)
”七点35,电视剧准时开播。
“故事还得从1991年说起,宁夏回族自治区,为西海固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能吃饱肚子,实施吊庄移民政策,把一部分人从山里头搬迁到银川附近的平原,开荒拓土,发展生产,建设新的家园。
”开篇是一段旁白,讲清楚了背景。
但也就是这一段旁白,让大家有一种错觉,因为太正式了。
“这怕不是个纪录片吧?”“方澈领任务了?”也有人抓住了关键点:“什么是吊庄移民。
”“吊庄就是一家人走出去一两个劳动力,到外地开荒种植,就地建一个简陋而仅供暂栖的家,这样一户人家分居两处,一个庄子吊两个地方,故称之为吊庄。
”“就有点类似于外地打工呗?”“你可以这么理解。
”电视台那边,开播收视率258。
随着大家的讨论,视频里,灰头土脸的吊装移民工作负责人张树成苦着一张脸说道:“县长,那个地方你木油气过,额也木油气过”观众们:“嗯???”没错,方澈用的正是地球上的方言版山海情。
因为这些方言,不至于让人听不懂,但是又能增加真实感,所以在地球上,方言版的山海情播放量是普通话版的40倍!甚至在收视率方面,方言版都比普通话版的强的多。
看电视的人懵了:“这是哪的方言?”“西北地区吧?”“好家伙,你别说,这灰头土脸的形象,再加上一口方言,有那味了。
”西北地区的人们看到这精神一振。
亲切!其他地区的人们,则是感觉有点好玩。
大概剧情大家看懂了,就是实施吊庄,从西海固叫来了一批人,但是第二天跑了七户,全是涌泉村的。
看到这,大家开始慢慢来了兴致。
一开始大家咋猜的?一群贫困人口,在政府的帮助下积极配合,然后发家致富,最后开始歌颂。
但是这会儿,电视剧里却说,贫困人口不配合,跑了?县长也纳闷:“为撒炮嘛!四思想工作不到位,还四工作方法有问题?”张树成苦着一张脸:“杨县长,实事求是地说,那个地方现在真的不咋样戈壁荒滩,额到那就赶上沙尘暴了,风挂到脸上跟刀子一样”“眼窝,耳朵鼻子嘴,只要有个窟窿眼眼,都让撒子给填的满满滴。
”这方言,听着就是舒服。
电视台后台数据显示,收视率是259。
一点没降,这说明大家看进去了。
故事是个什么故事呢。
西海固,山沟沟里面,人太穷了,活不下去了。
所以政府开展了吊装移民政策,让一部分人先出去,建设新家园。
但是去的这个地方,那是个戈壁滩,环境太恶劣了。
这群去吊庄的人等于需要从头开垦土地,还需要吃苦打工赚钱盖房子。
所以人家不去啊。
男主马德福这个时候正好上线,他是来给吊庄办帮忙的。
而他恰好又是涌泉村的人。
那正好,张主任就带着德福去涌泉村找那跑回来的七户。
德福的爸正好是涌泉村的代理支书,也是个人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