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1910从岭南走出的军阀头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1章 兵临日国领事馆(第1页)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1911年5月。剿匪总队在邓贤的统率下,经过半年多近乎严苛的“砺剑”强化训练,实力已臻至前所未有的巅峰。

各主力团士气如虹,技战术水平突飞猛进;技术兵种配合娴熟,威力倍增;特战警卫团更是脱胎换骨,成为一支令人生畏的暗影利刃,在数次小规模清剿残匪和秘密行动中展现了惊人的效率。

岭南境内,匪患虽未根绝,但已转入地下,剿匪总队俨然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具威慑力的存在。

然而,就在这看似平稳的时期,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却在潮州府骤然掀起,其矛头并非来自山野匪徒,而是指向了盘踞在通商口岸、享有特权的日国人。

事件的起因源于骑兵团一名上尉连长黄文隆的探亲假期。

黄文隆带着妻儿前往潮州府城游玩,本是其乐融融的家庭时光。

不料在闹市之中,其妻竟遭数名酗酒滋事的日国浪人公然调戏。黄文隆血气方刚,眼见妻儿受辱,怒不可遏,当即上前理论并发生了肢体冲突。

混乱中,黄文隆凭借在剿匪总队练就的过硬格斗本领,将为首的浪人打倒在地。然而,冲突引来了租界巡捕和日国领事馆的卫兵。

在对方偏袒之下,士兵反被诬为“寻衅滋事”、“袭击日侨”,当场被捕,关押进日本领事馆的看守所。黄文隆的妻子惊慌失措,只得连夜赶往城外骑兵团驻地求救。

骑兵团团长李育泉(原,“日国领事馆受条约保护,武装围馆等同宣战!”

“宣战?”李育泉冷笑扯开衣领,露出锁骨处一道蜈蚣似的刀疤,“半年前打莲花山匪寨,老子被土炮轰下悬崖都没皱过眉!今日若缩了头,对得起总队战旗下‘护国卫民’四个字吗?”

“远帆!立刻将此事电告给司令部吧!”副团长见此也只好立即吩咐参谋长,说后也跟上了李育泉一同前往。

潮州府西郊尘土蔽日。千余名铁骑如黑云压城,马蹄声震得租界玻璃簌簌作响。领事馆门前的日国卫兵慌忙退入门内,刺耳的警铃瞬间撕裂午后宁静。

“架上!”李育泉马鞭直指领事馆二楼飘动的旭日旗。士兵们哗啦推上枪栓,两挺马克沁重机枪的三角支架铿然砸碎花岗岩地砖,乌黑的枪口对准了巴洛克式拱窗。

领事馆铁门猛然洞开,卫队长小野次郎按刀而出。此人曾在日俄战争中被俄军削去半只耳朵,此刻仅剩的右眼迸出毒蛇般的凶光:“支那军官!立刻解除武装!否则帝国海军‘秋津洲’号巡洋舰已在汕头港装弹待发!”

面对荷枪实弹、色厉内荏的领事馆卫队和租界巡捕,李育泉勒马而立,声音冰冷如铁:“吓唬老子?立刻放人!否则,休怪李某踏平此地!”

他身后的骑兵们目光如刀,手按马刀或步枪,凛冽的杀气弥漫开来,让空气都为之凝固。

领事馆方面从未见过如此强硬且直接动用成建制正规军上门要人的阵势,一时被这股冲天杀气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