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55节(第1页)
除了人工便宜之外,没有了自由的难民,能工作能拿钱,比泰国的工人产出率更高。他们打算再投资一家相机组装厂。
有了pn这样的大户,这个模式也就走通了,港城的压力也就减轻了。
马教授除了是学者,还是校董,也是港城的太平绅士,他说:“宁宁啊!你有可能成为港城最年轻的太平绅士了。”
“是不是最年轻的太平绅士,我不知道。但是,宁小厨上市,宁宁肯定是港城最年轻的亿万富豪了。”吴教授看向她。
“吴老师,亏得你还是学者,铜臭味怎么这么重?”马教授说吴教授。
“我是研究市场的,我铜臭味不重,怎么教得好学生?”吴教授说道。
“也是。”马教授想起一件事来,“宁宁,宁小厨是宝华楼旗下,估值最低的一个品牌。你为什么仅仅上市宁小厨呢?要是宝华楼整体上市,你这个身家就更厉害了。”
岳宁笑了起来:“因为只有宁小厨才能完全实现标准化,工业化。只要能力够,可以开到几千家门店。宝华楼和宁宴,都是无法完全复制的,必须依赖厨师手艺的品牌。宝华楼对口味的要求很高,宁宴则是去色香味形环境服务,还有个性化,非常复杂。虽然我们现在已经实现厨师培训良性循环,但是一个好厨子培养起来很难,一个具有文化素养,能够经营好宁宴的厨子就更难培养了。所以我对宝华楼的定位,极限是三十到四十家,其中包含和鸿安合作,鸿安大酒店的中餐厅,而宁宴,估计最终也就十几家。宝华楼和宁宴加起来也就五六十家门店,但是要花费的人力、精力和成本,却是宁小厨的几十倍。”
万教授笑:“专门做牛肉饭的那家日本快餐品牌,你知道的吧?口味一致,品种单一,廉价好吃、出餐快,才是它成功的秘诀。”
马教授摇头:“看来隔行如隔山。我只能预祝宁宁成为新晋亿万富豪。”
宝华楼旗下宁小厨品牌在港城会上市,此时港城有四家股票交易所,这四家交易所,上市标准不一样,交易时间也不一样,其中港城会是成立最久,也是对上市公司要求最高的一家股票交易所,成立两年多的宁小厨能在港城会上市,代表着宁小厨的实力。
这个时候香港四会综合的恒生指数从七三年股灾后,震荡下行到一百五十点的最低点,一路攀升再次突破前高,来到了一千八百点,股市可谓气势如虹,像宁小厨这样的优质公司,一上市就遭到疯抢,12港币的发行价,当日盘中最高,涨到1743港币,收盘略微回落,也到了1721港币。
大家对宁小厨一直很乐观,但还是没想到会这样疯狂,岳家祖孙身价居然就破了两亿。而宁小厨的满月宴
“项承善。”乔老太太见曾孙划动了小手,她直起腰,拍着小宝宝,“这个名字是老爷定的,老爷说当年他太外公哪怕散尽家财,也要为港城运来粮食,那些粮食救了不少人。他太外公行的善积的德,以后呀,这些福报会到我们善善身上。”
崔家昌可不敢想让乔家长孙随自己姓,更是做梦都没做过乔家长孙能随他岳父姓。
女儿三十没满,已经是香江数得上的富豪了。女婿也是本港年轻一代里的翘楚,别人家的公子还在学习,他却早已接手家里的船运业务。
女儿女婿这般天赋,他们生出来的孩子该多出色?孩子如果跟乔家姓,他半句怨言都不会有,可偏偏跟了他岳父姓。哪有隔代姓的道理?那他算什么?
崔慧仪喝完一碗热粥,汗又一次冒了出来。
叶应漪递给她热毛巾,她擦着汗,边擦边看向她爹,翻了个白眼:“您别胡思乱想了,爷爷提出让宝宝随我外公姓,是为了让他继承外公的善德。跟您?难道要继承您的忘恩负义、好色成性和不负责任?”
“你……”崔家昌什么话都没说,心思被猜了个透,一口气差点没上来。
崔慧文伸手捏了捏妹妹的脸:“好了,你身子还虚,别动火。我送爸爸回去。”
崔慧文走向崔家昌:“爸,我们一起回去吧,让慧仪好好休息。”
崔家昌眼巴巴地又看了一眼乔老太太怀里已经睡着的小宝贝,才被崔慧文推着出了病房。
进了电梯,崔慧文问他:“我送您回去,还是您坐司机的车?”
“你送我。”崔家昌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