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香江大厨[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 第33节(第1页)

“上得早还不好吗?”服务员低头斜眼,下巴都叠成三层看着他。

老爷子说:“拆鱼羹的鱼是现杀现煎现拆,这么短时间就做好了?是不是拿早就拆好的鱼来糊弄我?”

“不是,你这地主老财怎么这么多事儿啊?还折腾我们劳动人民。”服务员脾气上来了。

这些话勾起了老爷子不堪的回忆,胖脸涨得通红。戴眼镜的同志站起来,沉着脸,对服务员说:“去把你们经理叫过来。”

那个服务员还想说些什么,这时一个身着厨师服的人飞奔过来,弯腰赔礼道歉:“周爷爷,您别生气,都怪我。他们下单的时候,说您指定要我爸做的拆鱼羹。这几天我做的拆鱼羹,客人吃了都说好。今天瞧见您来了,我就从我爸那儿抢了这单子,想给您做一回拆鱼羹,请您给点评点评。没想到……我这就去让我爸给您重新做一份。都是我的错,您可千万别生气。”

罗国强这般诚恳地道歉,老爷子的怒气渐渐消了:“国强啊,没事儿,没事儿,我先尝尝。”

罗国强拿起碗,舀了一勺拆鱼羹装进碗里,恭恭敬敬地端给老爷子:“周爷爷,做得好与不好,您都尽管直说,我听着。”

边上有人问道:“这老头是谁呀?”

“周三爷,解放前的西关阔少,福运楼几十年的老主顾了。”有人解释道。

一勺拆鱼羹送入口中,老爷子原本眯着的眼睛猛地睁开,这个表情把罗国强吓得额头直冒冷汗。

老爷子问罗国强:“这拆鱼羹真的是你做的?”

罗国强点头道:“是啊!”

他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儿了,问道:“周爷爷,我做得火候还不够吗?”

“你这是跟谁学的?这……这有你志荣叔的味道啊!可你志荣叔不是在西北去世了吗?”老爷子声音发颤地问道,“你爸做的拆鱼羹,就差你志荣叔做的那一点点香气。你这碗里有啊!国强啊,你开窍了!你爷爷后继有人了!我吃爸爸的老食客

老爷子同桌的女同志对这位戴眼镜的同志白吃白喝很是不满,尤其是吃到最后,他还借口去卫生间。

女同志跟老爷子说:“吃好了,抹抹嘴就走吧。您还真把他当知己了?被人白白占了便宜吧?”

“你啊!”老爷子摆了摆手,“不懂看人。”

正说着,那位戴眼镜的同志回来了,他坐下,等着老爷子吃饱喝足。

老爷子起身说要去结账,他笑着说:“我已经结过了。我想请教周老,怎样能让周老请客呢?能不能再耽误周老一些时间,给我讲讲这福运楼的情况?”

老爷子看向陪自己来的女同志,伸手说道:“我家就在附近,要不,去我家喝杯茶?”

“打扰了。”

出了福运楼,这位同志推着自行车,和老爷子一起走。老爷子问:“同志,你是新上任的领导,来微服私访的吧?”

“什么微服私访,就是来看看。我是二商局新上任的局长宋自强。”

二商局负责全市副食品、饮食、服务行业以及摊贩的管理。这本是一个按部就班的部门,老爷子听他说,改革开放了,粤城是离港城最近的大城市,以后将成为对外的门户。上级领导表示要做好服务业和接待工作。

前几天,他走访了两家涉外酒店,今天来到粤城声名远扬的福运楼,每多走访一家,就多一分烦恼。

“我一下子也摸不着头绪,听您说话,就知道您是行家,想请教一下,福运楼这个困局,该怎么破解?”宋自强向老爷子请教。

“难啊!”老爷子跟他讲述起福运楼的前世今生。福运楼从道光年间开业,一直是粤菜中叫得上名的酒楼,真正成为粤菜第一招牌,要追溯到三十年代中后期,这又和一对师兄弟有关。师兄罗长发厨艺精湛,师弟岳宝华更是厉害,福运楼一时间风光无限。1937年后,福运楼老板为了分摊风险,去港城开了分号,带上了罗长发。

讲到这里,便到了老爷子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