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江大厨[八零] 第27节(第2页)
岳志荣安慰他,大家都是难兄难弟,不互相照应还能怎么办?
他自己有两个女儿,小女儿比岳宁只大一岁,看到岳宁就像看到自己女儿似的,叫岳宁“囡囡”。
岳志荣认为孩子应该多读书,这正合他心意。他感激岳志荣,又喜欢岳宁,一有时间就教小娃娃认字、念儿歌,写字画画。
甚至等岳宁大些了,开始教她英文,他总是说:“囡囡,这个国家不可能一直闭关锁国,外面有很多新技术,需要懂外文的人去交流、去学习。你悄悄地学,好不好?”
他总觉得自己活不到回家那一天,却没想到一直身强力壮的岳志荣,一场风寒后,身体就垮了。
岳志荣临终前,那时还看不到头,他自己也是自身难保,所以即便他说会照顾好岳宁,志荣还是走得不安心。
岳志荣走后,就剩下年仅十三岁的岳宁和伤病缠身的他。
他的爱人庄宝如一直在为他奔走,终于一年多后,莫维文的问题调查清楚了,他拿到了调回上海原单位的调令。
他舍不得丢下看着长大的囡囡,一个女孩子在大西北太难了。然而上海那边是不顾一切为他奔走,一次次碰壁却仍不放弃的妻子,还有等待他回家的两个女儿。
“伯伯,您看现在,福根书记都安排我放羊了,我还有阿根叔和春梅婶他们照顾。”
他走的时候,岳宁笑着送他出了村,送到公社,看着他上了汽车,一滴眼泪都没掉。
他走后,知道自己能回去全靠爱人不顾一切的努力,而且上海和粤城相隔千里,他也没法为小丫头做什么,只能寄点粮票、布票,汇点钱过去,让她能过得宽裕些。
小丫头把东西全给他退了回来,说自己什么都不缺,尤其是六指阿根很照顾她,分她一些下水,放羊的活儿也挺轻松,还能去挖野菜。信里写得满是生机,他知道这孩子就是这样的脾性,即便再寄东西过去,她也不会收。
没多久,国家宣布恢复高考,他立刻给囡囡拍了电报,又寄去学习资料,千叮咛万嘱咐,让她一定要报名参加高考,且一定要报考上海的学校。谁能想到,刻苦学习的岳宁
莫维文走进电梯,问道:“那你这个时候去港城,就不参加高考了?”
“打算去港城,考港城的大学。”岳宁回答。
莫维文摇了摇头,说:“我个人觉得,你可以按原计划参加今年的高考,考我们学校。读两年后,我和你大妈妈都有朋友,到时候能找他们给你写推荐信,你再去港大继续深造,这样就方便多了。你小雅姐姐正在准备申请美国p大,如果顺利,她明年就能去美国上学。要是你现在去港城……”
电梯门开了,莫维文走了出去,继续说道:“在这里高考,让你考上海的学校,是我们想把你留在身边有个照应。凭你的本事,说实话,国内的学校你随便考。可去了港城,虽说你有基础,但学的东西完全不同,等于要重新开始,这就很麻烦,明白吗?”
“知道,那就花时间补。”岳宁说道。
庄宝如说:“维文,这事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先去启明叔那里。等会儿咱们俩跟囡囡和岳先生好好聊聊,把利弊分析清楚,让囡囡自己做决定。”
“对啊!有什么事坐下来再说。”乔启明也跟着说道。
走进乔启明的房间,庄宝如说:“启明叔,借卫生间用一下。”
“去吧!”
庄宝如走进卫生间,绞了一块热毛巾出来,递给岳宁:“囡囡,擦擦脸。”
岳宁擦完脸,起身想自己去放毛巾,却被庄宝如接过。庄宝如放好毛巾,回来在岳宁身边坐下。
乔家和莫家解放前在上海就是旧相识,乔君贤的妈妈和庄宝如又是姐妹。
如今又有了岳宁这段渊源,原本不太愿意提及下乡经历,免得亲友伤心的莫维文,也开始说起在西北的过往,不停地讲岳志荣帮他做工分、照顾他的事。他说:“到了乡下,我真是百无一用是书生。小岳走了后,还得囡囡照顾我。大冬天我发病,是囡囡在风雪里背着我去大队,再坐拖拉机去公社卫生院。”
“伯伯,您怎么就记得这些。”岳宁皱了皱鼻子,跟庄宝如说,“我可不一样,大妈妈,您不知道,莫伯伯可可怕了。他休息的方式就是换一门课学。学完数学,就让我背两篇古诗词放松;学了语文,又让我做两道物理题换换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