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香江大厨[八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香江大厨[八零] 第7节(第1页)

岳宁把罗国强说的话告诉了岳宝华,接着说:“当然,也有可能母子俩在我面前演戏,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

孩子不仅理解他,还考虑得如此周全,岳宝华心里很是欣慰。他拿起碗,喝了一口枸杞茶,说:“我还从没喝过这么甜的枸杞茶。”

“这是本地的野生枸杞,我自己摘了晒干的,确实很甜。”岳宁也低头喝了口茶。

“这里有卖吗?我想带几包回去。”

“供销社里的枸杞比这个大,但没这个好。不过也许有好的,我不太清楚。来这里之后,我也就去过县城两次。”岳宁说道,“我把罐子里的枸杞包起来,您带回去吧。”

“好啊!”岳宝华把剩下的枸杞茶喝完。

岳宁找来一个装面粉的塑料袋,在这儿大家都用报纸包食物,她觉醒记忆后,即便再不讲究,也没法用报纸包吃的。所以,但凡有这种装面粉、装饼干的塑料袋,她都会洗干净晾干收起来,用来装野菜做的菜干或包些吃食。她一边倒枸杞一边说:“爷爷,我想等爸爸安葬后,就留在粤城,不去港城了。”

“啊?”岳宝华瞪大了眼睛看着孙女。

岳宝华等了这么多年,国门才打开,儿子没了,只剩下这唯一的血脉,孩子却说不去港城?

“爷爷,您能千里迢迢来找我,我特别高兴。您和爸爸分开三十多年了,想来您在港城也另外成了家,有了妻子儿女。我一个从乡下来的孙女去港城,只怕会给原本好好的家庭添不少麻烦。到时候大家都不适应,还不如我就在粤城生活。您要是有空就来看看我,我有空也去港城看您,俗话说‘远香近臭’嘛。”岳宁扎紧塑料袋。

岳宝华刚才还暗自感叹孩子考虑周全,这会儿她却因多思多虑,不愿去港城,这让他心里有些难受。要是自己真在港城另娶了老婆成了家,她这么做确实是在为他着想,可她就不考虑自己吗?

“你为我考虑,那你自己呢?你不想去港城?”岳宝华问孙女。

岳宁把枸杞放在箱子盖上。

在这个时代,港城对内地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她妈妈抛夫弃女,冒着生命危险,游过大海去了港城。

然而,对于她这个上辈子生在九十年代,长在新世纪的人来说,港城固然不错,但内地机会更多。

她对自己的未来早有打算。别看她爸爸是个厨子,却对读书有着执念,一直认为读书识字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基础,哪怕做厨子也得识字。

在学校基本不上课的那些日子里,爸爸也不许她落下功课。如果说爸爸只是唠叨着让她好好念书,那么同样在这里改造的莫伯伯,可是从美国回来的专家、大学教授,他是实实在在地指导她学习。这个上海男人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囡囡啊,我们再做一道数学题哦,做好了,伯伯给你读一首宋词,好不好呀?”

有这么一位厉害的人抓她学习,就算她不恢复记忆,参加高考考上大学也没问题。

1977年高考恢复,她就报名参加了。那年高考没有公布考分,在1978年上半年分两批录取,力大无穷的野丫头

“对,回家。”

孩子说“回家”,岳宝华心头一暖。他拿起炕上儿子的照片,轻轻摩挲着,说道:“志荣啊,我把宁宁带回去。宁宁想学做菜,我会教她的,我们祖孙俩以后相依为命,你放心吧!”

说着说着,岳宝华悲从中来,眼泪簌簌落下,在相框玻璃上晕开。

岳宁见爷爷落泪,想到爷爷在外三十年未曾再娶,国门刚打开就找朋友来寻她,心中不忍,说道:“爷爷,当年爸爸本可以把我留在粤城,让罗爷爷照顾。但爸爸说,他尝够了骨肉分离的苦,所以再苦再难,也要把我带在身边。”

孙女的话,像一把锥子扎进岳宝华心里。要是当初他带着志荣……岳宝华越发悔恨交加,抱着照片,泪水流得更凶了。

岳宁递上毛巾:“爷爷,您擦擦眼泪。”

岳宝华接过毛巾,擦拭着眼泪。岳宁继续说:“可真到了这里,我吃不饱穿不暖,还被人叫‘狗崽子’的时候,爸爸又后悔没把我留在粤城。在您看来,当初带爸爸去港城,爸爸就不会受苦;在爸爸看来,不带我来,我就能少受苦。可有钱难买早知道,事后诸葛亮人人都会当。爸爸把我带在身边,是因为他爱我;您没把爸爸带去港城,也是因为爱爸爸。只能说人生无常啊。”

岳宝华拿着毛巾,愣愣地看着岳宁。他一个一把年纪的老头,竟要靠十八岁的孙女来开解,自己何德何能,能有这么好的孩子?

岳宁过来收走碗,说道:“爷爷,您长途跋涉,肯定累了,我陪您去趟茅房。”

岳宁从炕尾拿了纸,提着煤油灯,带着岳宝华出门。茅房要穿过羊圈门口,守着羊圈的大黑看见陌生人,汪汪叫了起来,把岳宝华吓了一跳。

“别叫!”岳宁喊了一声,大黑立刻摇起了尾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