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道友!那贼子她又写新书了/卦修这行当+番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24章(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当矿场里五场「昼夜」后,与书老约定的五日之期,也到了。

她当然知道,书老想要的不只是那一句释义。

而是要她默写下来有这一句话的、整本书的内容。

祝无邀耍了点儿小心机,将《道德经》往后推了推。

这次文稿上的内容,她摘了《庄子》里几个小寓言故事,美其名曰——

曾经沧海难为水,若见道德经,则如食山珍后,则嫌野菜味苦难下咽。

祝无邀没有任何拉踩庄子、来抬举老子的意思。

书老没有应话。

该不该因为她这点儿小聪明动怒,得在看过手里这卷文稿后、再做判断。

他干枯如灰褐树皮的手,将宣纸展平。

映入眼帘的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而祝无邀闭关时,周围连座矮山都没有。

可醒来之后,两侧却是陡峭的崖壁,而祝无邀不是修仙界里的人,睁开眼睛一看,她没办法当成理所应当。

抓她的人,还慢悠悠地赶着车。

听赶车两兄弟交谈,他们是听说乱葬岗有异状,才赶来调查的,怎么想都不对劲。

她去乱葬岗找石头、再到被抓,总共也没隔几天。

他们总不能是从千万里外听到了消息匆匆赶来,又在抓了人后、奔波千里赶回去。

因此,矿场的位置必然离感孝城不远。

甚至很可能就在感孝城里。

这让祝无邀想起来了曾听到的传闻——

「感孝城,原名离泉镇,宣城主偶然途径此地,从小住变为久居,后宣城主一女一子为救母身亡,离泉有感、为之泣绝。」

这故事里里外外都透着荒诞。

包括那句「离泉有感,为之泣绝」。

就算她按照话本写手的逻辑,将这个故事写下去,不该是离泉有感、为之嗷嚎大哭吗?

怎么好端端一处泉水,说干涸就干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