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小神医的桃花劫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章 乡村的明星:长孙瑶带西门上电视 神医土味穿搭成网红(第2页)

“村长好。”何西门微笑着点点头,心里大概猜到长孙瑶的“惊喜”是什么了。

活动室里,临时架起了几盏明晃晃的摄影灯,一台摄像机正对着中间空出来的一块地方。两个穿着冲锋衣、背着大包小包、一看就是城里来的年轻人正忙活着调试设备。其中一个戴着眼镜、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子看到长孙瑶和何西门进来,眼睛一亮,立刻热情地迎了上来。

“瑶瑶!你可算来了!这位就是…何神医?”女记者目光落在何西门身上,看到他那一身堪称行为艺术的混搭打扮(南洋土布褂子+紧绷的白衬衫领+磨得发白的牛仔裤),表情明显僵了一下,职业性的笑容都差点没挂住。

“对对对!他就是何西门大哥!可厉害啦!当年就是他救了我们全村!”长孙瑶用力点头,小脸兴奋得发红。

“呃…何神医,您好!我们是省电视台《乡土奇闻》栏目组的,我叫林薇。”女记者迅速调整好表情,热情地伸出手,“瑶瑶给我们栏目组爆料,说靠山村有位隐世的神医,一手针灸出神入化,还…呃…穿着很有特色。”她努力寻找着合适的措辞,目光忍不住又瞟向何西门那抢眼的衣领。

何西门忍住笑,跟她握了握手,痞痞地一挑眉:“林记者是吧?幸会幸会。特色不敢当,就是…比较随性。”他故意拉了拉自己那紧绷的衬衫领口,引来旁边那个扛着摄像机的年轻小伙一阵憋笑。

录制很快开始。灯光烤得人有点热。何西门被安排坐在一张老旧的藤椅上,背景是“党员活动室”的红旗和宣传栏。长孙瑶则搬了个小板凳,坐在他旁边靠后的位置,双手托着下巴,大眼睛亮晶晶地看着他,满脸都是与有荣焉的骄傲。

“何神医,能跟我们观众分享一下,您是如何用针灸这种传统医术,治好靠山村这种困扰多年的‘瘴气病’的吗?”林薇努力让自己的提问显得专业而充满敬意。

何西门清了清嗓子,身体微微前倾,脸上挂着那副玩世不恭却又莫名让人信服的笑容。“这个嘛,‘瘴气病’听着玄乎,其实根子在湿邪虫毒,盘踞在肝胆脾的经络里。我这‘一气化三清’针法,讲究的就是个‘导引’。”他一边说,一边随意地从布囊里捻出一根细长的银针,在镜头前晃了晃,动作自然流畅,带着一种行云流水的美感。“找准关窍,比如期门、章门、阳陵泉这些穴位,针下去,引动自身正气,就像开闸放水,把那些淤堵的湿邪虫毒给它‘疏导’出去!再配上点本地山里的草药,内外夹攻,自然水到渠成。”他话语通俗,夹杂着点江湖切口般的生动比喻,听得旁边的老村长连连点头,摄像师也忍不住把镜头推近,捕捉他手上那根闪着寒光的银针。

“听起来真是神奇!”林薇适时地赞叹,引导着话题,“那您看,我们现场能不能…请您稍微展示一下?让观众朋友们更直观地感受中医针灸的魅力?”

“没问题啊!”何西门爽快答应,目光扫过围观的村民,最后落在老村长身上,“李村长,您这腿脚,阴雨天就酸胀发沉,走不了远路,对不对?这是当年修水库落下的寒湿痹症,淤在膝阳关了。”他一口道破老村长的老毛病。

老村长惊得拐杖都差点掉了:“对对对!神医!您…您这都看得出来?”

“小意思。”何西门笑着起身,示意老村长坐下,卷起裤腿。他蹲下身,手指在老村长膝盖周围几个穴位按了按,动作沉稳而专业。随即,他捻起两根银针,在摄影灯下,针尖闪烁着清冷的光泽。“老爷子,放松点,就当被蚊子叮两口。”他语气轻松,下手却快如闪电,两根银针精准地刺入膝眼和鹤顶穴。

老村长只觉膝盖处微微一麻,随即一股温热感如同小蛇般钻入酸胀冰冷的关节深处,迅速扩散开来。那股纠缠多年的沉重感和滞涩感,竟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开始消融!他舒服得长长“嗯”了一声,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这…这…神了!热乎乎的!轻快了!”老村长激动得语无伦次。

摄像机忠实地记录下老村长从痛苦到惊喜的表情变化,也记录下何西门蹲在那里,神情专注、手指捻针时那褪去痞气、显得格外沉稳可靠的侧脸。灯光勾勒出他清晰的轮廓,汗水顺着鬓角滑落,竟有种奇异的魅力。长孙瑶在一旁看得入了神,小嘴微张,眼睛里全是崇拜的小星星。

就在这时,活动室的门帘被猛地掀开,一个抱着孩子的农妇哭喊着冲了进来:“村长!村长!救命啊!我家二丫…二丫她…”

众人一惊。只见她怀里抱着一个约莫四五岁的小女孩,小脸烧得通红,嘴唇发紫,双眼紧闭,呼吸急促而微弱,喉咙里发出“嗬嗬”的怪响,小小的身体时不时剧烈地抽搐一下。

“二丫!这是咋了?”老村长也急了。

“晌午还好好的…吃了点山上的野果子…就…就这样了!”农妇哭得几乎瘫软。

林薇和摄像师也惊呆了,没想到会遇上突发状况。

何西门眼神一凝,瞬间起身。他分开人群,快步走到农妇面前,蹲下身,伸手探了探小女孩滚烫的额头,又迅速翻开她的眼皮看了看瞳孔,再搭上她细弱的手腕脉搏。动作快而不乱,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