辫少阳病脉症并治全篇1-2(第2页)
【集注】方有执说:三阳经都出现病症,却单独从少阳经用小柴胡汤治疗,是因为太阳经、阳明经的邪气轻微,少阳经靠近里且里证出现,所以只从少阳经和解,能一举三得。
喻昌说:本应当按照三阳合病的治法使用解表之法,但手足温暖且口渴,表明外邪逼近少阳经,向里传变的趋势已经明显,如果再用辛甘发散的药物,就会加重热邪且大量耗伤津液。所以用小柴胡汤的和解之法,使阳邪解除而阴津不受损伤,一举两得。小柴胡汤应当按照加减法,不呕吐而口渴的,去掉半夏,加天花粉为好。
张志聪说:手足温,是指手足不冷。不是病人自己感觉温暖,而是诊脉的人触摸感觉到的。不然为什么既说身体发热,又说手足温呢?
汪琥说:这一条是三阳经同时发病,而少阳经的邪气居多。太阳伤寒到了四五天的时候,不说发热怕风,只说身体发热,这是太阳经的邪气逐渐衰退。其兼有的阳明经症状,不说鼻干不能平卧,只说颈项部拘强,这是阳明经的邪气也将要衰退。只有胁下胀满是少阳经的特有症状,何况还兼见手足温暖且口渴,这表明邪气将要传里的趋势已经很明显。
阳明病,出现潮热,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胸胁胀满没有缓解的,用小柴胡汤治疗。
【注释】阳明病出现潮热,通常大便应该硬结,小便频数。现在大便稀溏,小便正常,由此可知不是阳明腑实证的潮热。况且还有胸胁胀满不缓解的少阳经症状呢?所以不按照阳明病治疗,而是从少阳经论治,用小柴胡汤主治。
【集注】王肯堂说:阳明病,是胃家实。现在说大便稀溏却称阳明病,是说有阳明病的外在症状,如身体发热、出汗,不怕冷反而怕热。
程应旄说:如果患阳明病且出现潮热,似乎是胃家实的征象。但胃家实必然大便硬结且小便频数,现在大便稀溏,小便正常,说明这个热不是入腑的实热。再结合胸胁部的症状来判断,那么用小柴胡汤治疗就毫无疑问了。
阳明病,出现胁下硬满,不大便而且呕吐,舌上有白苔的,可给予小柴胡汤。服用后上焦得以通畅,津液能够下行,胃气因而调和,身体就会微微出汗而病解。
【注释】阳明病,不大便,胁下硬满且呕吐,这是阳明之邪传至少阳的病症。如果舌上苔黄且干涩,表明阳明的热邪尚未尽除,就应当用大柴胡汤表里双解。现在舌上苔白且滑润,说明邪气已传至少阳,所以可以用小柴胡汤和解。使得上焦通畅,呕吐就能停止;津液下行,大便就能通畅;胃气调和,胁下胀满消除,那么身体必然会微微出汗,病也就随之解除了。
【集注】程知说:这里说的是阳明兼少阳的病症,适宜用小柴胡汤。不仅大便溏薄表明胃还未坚实,即使不大便且呕吐,也说明邪气还未完全入里。硬满在胁部而不在腹部,舌苔白而不黄,这些大多是少阳的症状。所以应当用小柴胡汤分解阴阳,使上下通畅调和,微微出汗,表里之邪就能一并解除。
程应旄说:胁下硬满,不大便且呕吐,这是大柴胡汤的适应证。这里用小柴胡汤,是因为舌上有白苔,还带有表寒。如果舌苔不滑润而干涩,就是所说的舌上干燥且心烦,想要饮水数升,这表明里热已经耗伤津液,就不能用这个汤了。又说:上焦得以通畅,针对胁下硬满而言;津液能够下行,针对舌苔与呕吐而言;胃气因而调和,针对不大便而言。上一条阳明病,从潮热表现出来,这一条阳明病,从不大便表现出来。
凡是具有柴胡汤适应证的病症,却用攻下之法,如果柴胡汤的症状没有消失,可再次给予柴胡汤,服药后一定会出现蒸蒸发热且振颤,随后发热汗出而病解。
【注释】凡是具有柴胡汤适应证的病症,不用柴胡汤治疗,反而用攻下之法,若没有引发其他变证,柴胡汤的症状仍然存在,就可以再次给予柴胡汤使病解除。只是因为误下,正气必然虚弱,所以病解时一定会出现蒸蒸发热,振颤恶寒,这是正邪交争的表现,之后汗出病就会解除。
【集注】方有执说:蒸蒸发热且振颤,这是战汗的表现,必然如此而后病解,是因为误下后里气虚弱。
程知说:邪气回到肌表,所以会蒸蒸发热;误下后正气虚弱,所以会振颤。
患病六七天,脉象迟而浮弱,恶风寒,手足温暖,医生多次用攻下之法,之后病人出现不能进食,胁下满痛,面目及全身发黄,颈项拘强,小便困难等症状。如果此时给予柴胡汤,必然会出现肛门重坠的感觉。本来口渴,但饮水后呕吐的,就不适合用柴胡汤。进食后会呃逆。
【按语】“食谷者哕”这四个字是衍文。进食后呕吐的情况是有的,但从来没有呃逆的情况。
【注释】患病六七天,正是少阳传入太阴的时候。脉迟,是太阴的脉象;浮弱,是太阳的脉象;恶风寒,是太阳的症状;手足温暖,是太阴的症状。医生不用柴胡桂枝汤解表和里,反而多次攻下,导致表里同治都失误了。现在不能进食,胁下满痛,虽然看似少阳的症状,但实际上并非少阳病。面目及全身发黄,太阴的症状已经具备;颈项拘强,表明阳明之邪尚未解除。小便困难,是多次攻下导致津液耗损的表现。这些都是因为医生误下,致使表里证候混杂,阴阳同时受病。如果因为有少阳胁下满痛这一个症状,不考虑症状是否全部具备,就又错误地使用柴胡汤,那么之后必然会出现肛门重坠的情况,这会使邪气进一步传入太阴。虽然有口渴的症状,但这是多次攻下导致津液耗损的口渴,其饮水就呕吐,也不是少阳原本的呕吐症状,而是误下所导致的,所以不适合用柴胡汤。
【集注】程知说:前面说柴胡汤的症状,只要见到一个症状就可以使用。这里进一步说明胁下满痛,也有不适合用柴胡汤的情况,以此作为警戒。
程应旄说:从口渴这一个症状来辨别,上一条手足温暖且口渴的,热在里,没有经过多次攻下,自身能够消化水液;现在本来口渴但饮水就呕吐,可知这个口渴是因为膈间干燥津液耗亡导致的口渴,多次攻下使中焦虚弱,不能消化水液,归根结底与胃阳没有关系。既然这样,那么对于少阳病用柴胡汤,怎么能说只要见到一个症状就可以使用呢?又怎么能说误下后柴胡汤症状不消失的,就再次给予柴胡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