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第2页)
其实倘若可以,他当然是收徒最多的人。那些慨然应允的人并非没有自己的私心,无非是看到赵朔如何看重金门殿里住着的人和这一套擢拔人才的机制,想从中谋长远而已。
齐昭昀不,齐昭昀恨不得自己做一辈子纯臣,越孤寒越好。
他人生已经不孤寒了,何惧这个。何况赵朔紧盯着金门殿,是有极大期许的,在他眼皮子底下做这种事不是聪明人所为,叫停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
从中捞不到太多好处的。
士子们排成一行走进崇德殿,因深知这里的重要而呼吸不畅,满面红晕,胸臆之间充满了敬畏,都将目光放在赵朔端坐的丹墀之下,躬身行礼。
齐昭昀位处赵朔右下首,在众人行礼的时候得避开,于是百无聊赖抬眼看去,正见曹禤身后跟着一个黄门,提着袍摆气喘吁吁的走过来。他看了赵朔一眼,自己的脸色也变了,站起身去迎接曹禤。
是有大事要发生了。
,崇德殿
曹禤拾阶而上,齐昭昀从里面去迎他。他毕竟年纪大了,气喘吁吁一路走来,脸色也不好看,一进殿门就将手里的黄麻纸放进齐昭昀手里,示意他拿给赵朔看。
宫人拿水过来给他,又给他安排出一个坐席,好让他休息片刻。曹禤原本要躬身行礼的,赵朔挥手制止了,示意他先坐。
齐昭昀递过黄麻纸,赵朔展开来看了一眼,嗤笑一声,递给齐昭昀示意他也看一看。
上头说的是,北戎传来消息,伪王的余孽幼子果然在北戎地盘之内活动,对北戎大王摇尾乞怜,请求收留。北戎方面同意了。
齐昭昀看过,收起黄麻纸,轻描淡写的评论:“这也算是情理之中的事,他们总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伪王子嗣还活着的只有这么一个,听闻也只有六七岁,所谓正统也就只有他自己罢了,成不了多大气候的,陛下确实不必忧虑。”
曹禤亲自送信,就证明此事不小,赵朔看过那张纸之后就动怒,殿中悄然无声的士子其实相当好奇,但最后说破的却是齐昭昀。他开解几句,曹禤闻言也点头,同意道:“确实。”
他来的时候没注意,进来之后就猜出来崇德殿里人头济济是在做什么,不欲把这件事说得太耸人听闻,甚至笑了笑,捻着胡须建议:“陛下有这么多美质良才,何不问计于丹墀之下?其中必有人胸怀平戎策,何妨问之?”
赵朔正有此意。考校这些拨出款项来供养的人,一般到了赵朔这里是没有定规的。他或许一一垂询,或许定个题目要他们限时写篇文章来看,又或者挑出几个顺眼的让他们转入侍中省观察,曹禤的建议也算新颖,于是这一次就是以北戎为题,命他们做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