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聪明家族(第1页)
曹嵩所说的当然是大实话,这一点,曹炽也是一清二楚。
“天下道理,都在这帮士人的嘴里,他们说黑便是黑,他们说白便是白,就算是如今天子行党锢,也不是长久之计,累世衣冠,哪有那么好对付?时间一长,朝廷人才不够,还要解除党锢。”
曹嵩点点头,稍微有些叹息。
“读书识字会治国的就那么些人,还能用谁?所以,咱们家老祖宗也是目光长远,营造了一个好名声,给咱们家多少争取一些回转的余地,但是咱们曹氏毕竟是宦官起家的浊流啊。”
曹嵩道尽了曹氏目前的处境,看似花团锦簇,家中人在朝中军中都有势力,军政两开花,但是若细细看去,真叫一个危如累卵。
天子终究还是要靠文人治国,而文人,便是士人。
天子察觉到了文人士族把持官位互相结党营私蚕食大汉的根基,先是搞了三互法,接着又行党锢,但是党锢能坚持多久?
能永远坚持下去吗?
即使现在这些跟在天子身边获利的人,也不是没有想着自己的退路,总有些头脑清醒不会被一时风光给冲昏头脑的聪明人存在。
曹氏,便是这样的聪明家族。
所以在两年前,曹嵩的长子曹操被中常侍王甫养子、沛国相王吉举孝廉为郎,在雒阳担任北部尉之后,受到曹嵩的指点,制度,大汉朝走到今天,社会上的奢侈之风相当盛行。
郭鹏就发现这个时候大家成亲办喜事的一些风俗习惯和现代真的非常相似,都是大操大办,甚至借钱都要办。
原先按照周礼,婚礼是不可以大操大办的,周礼认为婚礼是幽静之礼,静悄悄的完成就好,甚至连庆贺都不允许。
直到汉宣帝下达诏书,让各地郡守县令不得囿于周礼阻挠民间婚礼庆贺,于是婚礼大操大办相互庆贺的传统才开始确立。
时至今日,彩礼聘礼大办酒席什么的一点都不少,办的越好越有面子,有钱人拼命办婚礼,没钱的人就为自己无法办一场体面的婚礼而感到十分羞耻。
所以从这个时候开始所有结不起婚的人都可以怪汉宣帝。
郭鹏甚至听说有些人从孩子一出生就要准备办婚礼的钱了。
有些习俗比较奢侈的地方,一场婚礼就能让一家普通人家数十年的积蓄消耗一空,甚至还要借钱。
郭家虽然没什么门面,但是郭鹏的祖父做过太守,父亲也还是县令,不至于连结婚的钱都拿不出来,郭家还是有些产业的,田地农庄佃户什么的。
当今时节,做官也要看看家中财富几何,家中财富越多就越容易做官,这并不是说有钱就能买官做,而是汉政府认为你有充足的家产才不会贪污腐败搜刮民脂民膏,虽然这毫无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