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9忧患(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张学良只是对共产主义感兴趣而已,他以前信奉的是三民主义。但三民主义让人太过失望,所以张学良才转而追求其他,现在听了周赫煊对苏联的描述,顿时让他产生一种极大的恐惧心理。
&esp;&esp;但就像周赫煊说的那样,民国实在太烂了,用民不聊生来形容根本不过分。
&esp;&esp;就拿全国的人口数据来说,整个民国期间进行了5次人口普查,由于战乱原因可能统计结果并不准确。但基本上大致数据还是有的,一直在4亿—5亿之间。
&esp;&esp;194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普查结果显示,全中国人口总数约为4亿6千万,人均寿命347岁。
&esp;&esp;也即是说,在长达35年的民国年间,中国人口基本没有什么增加,人均寿命还不足35岁。而新中国成立才4年时间,人口数量就暴涨至6亿,这个比较可谓是啪啪啪打脸。
&esp;&esp;稍微用脑子想想,就知道民国的底层百姓过得有多惨。战乱、饥荒、瘟疫、迫害、掠夺……如一张张血盆大口,吞噬着中国老百姓的生命。
&esp;&esp;去年闹大水灾的时候,有些地方,甚至一块钱能买3个丫头。
&esp;&esp;跟这种惨烈的情况比起来,苏联饿死几百万乌克兰农民算什么?至少人家是真的在发展工业,而中国每年饿死那么多农民,却还只顾着打内战。
&esp;&esp;印度独立建国以后,倒是没有采用苏联的血腥式发展。可直到21世纪,印度每年至少有12万(有说几十万的)农民,因为农作物歉收而自杀——还不起粮种、农药、化肥贷款。
&esp;&esp;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重重的外敌压力下,想要快速的发展起来,那就必须得付出点惨重的代价。
&esp;&esp;张学良仔细比较苏联和中国的情况,虽然他很不愿意承认,但却宁愿选择苏联发展模式。只是他做不到那么冷血,就算斯大林的位子让他来坐,张学良也绝不忍心下达那种政令。
&esp;&esp;张学良问道:“明诚,你觉得中国如何才能强大?”
&esp;&esp;周赫煊说:“首先要实现两个前提,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张学良在拿定主意以后,根本听不进去别人的话。但只要他没拿定主意,那就是耳根子奇软,听周赫煊这么一说,他又觉得中国抗战似乎很有希望。
&esp;&esp;周赫煊无比严肃的看着张学良:“六帅,跟日本决战,是中国走向强大的一次契机。只要最终取得胜利,中国人的思想将走向统一,中国人的精神将浴火重生。从战争废墟里站起来的中国人,将会有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同时,抗战也是一个淘汰的过程,中国的地方势力将被整合,剩下的党派和军队就是未来中国的希望。”
&esp;&esp;“浴火重生,浴火重生……”张学良喃喃自语,不断重复这四个字,激动得病态苍白的脸颊上突然泛起潮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