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之文豪崛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524新年的梦想(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1933年,元旦。

&esp;&esp;新年新气象,各大报刊杂志都在搞活动。

&esp;&esp;比如上海的《明星日报》,就发起了“电影皇后”的评选。胡蝶以2万多票的成绩当选“影后”,陈玉梅排发出来,立即引起无数国民的精神共鸣,元旦这天的《东方杂志》直接卖断货了。

&esp;&esp;这个征稿活动的结尾,再次刊登了周赫煊的那篇《我有一个梦想》:“我有一个梦想。梦想有一天,中国的每一个省份、每一个州县和每一个乡村,都将变成高楼林立、工厂遍地的文明世界……我们的国家,不再是被人嘲笑的对象,不用再签署屈辱的合约。任何一个海外的华人,都可以挺直腰杆,大声地高呼:我是中国人!“

&esp;&esp;不知有多少读者,联想到黑暗的现实,看得潸然泪下。

&esp;&esp;周赫煊放下手中的杂志,苦笑自语道:“梦人人都会做,为了这些美梦,不知要死多少人。”

&esp;&esp;周赫煊很快就遇到一个将死之人!

&esp;&esp;当他驱车来到戏院时,杨杏佛老远就喊道:“周先生,久仰大名!鄙人杨铨。”

&esp;&esp;“宏甫兄,幸会!”周赫煊热情地握手道,“想不到宏甫兄今天也来捧场。”

&esp;&esp;杨杏佛笑道:“适之先生写信给我,说尊夫人要在元旦登台,我就特意提前出发来天津,一睹冬皇的大家风采。”

&esp;&esp;周赫煊连忙介绍张乐怡、孟小冬和费雯丽,至于婉容、廖雅泉已经到了预产期,随时都可能生孩子,因此今天没有来观看孟小冬演出。

&esp;&esp;民国时娶姨太太的很多,杨杏佛见怪不怪,微笑着跟三女握手问候。

&esp;&esp;众人结伴走入戏院,孟小冬直接去了后台准备。

&esp;&esp;杨杏佛低声道:“明诚兄,北边的筹备工作还顺利吧?”

&esp;&esp;周赫煊说:“我写了50多封信,有大概30封回信说愿意加入,还有10多封表示支持。”

&esp;&esp;“那就好,那就好,”杨杏佛高兴地说,“再加上胡适之那边邀请了20多个,北平分会的规模很大啊!”

&esp;&esp;周赫煊看他兴奋的样子,忍不住提醒道:“宏甫兄,你为民主宪政多番奔走,可要当心南京那边来阴的。”

&esp;&esp;杨杏佛不屑冷笑:“老蒋也只会暗杀那一套,他要杀就杀,我死了还有别的人站出来。”

&esp;&esp;“唉!”周赫煊无奈叹息。

&esp;&esp;眼前这个人死定了!

&esp;&esp;杨杏佛是同盟会出身,早年担任孙中山的秘书,这些年频繁和共党接触,并积极营救被捕的共党人士。他的组织和管理能力超强,民权同盟全靠他多方奔走,跟胡适喜欢打嘴炮不同,杨杏佛属于实干家。

&esp;&esp;所以杨杏佛必须死,只要他死了,刚刚组建的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就等于瘫痪。剩下的人再怎么呼吁呐喊,常凯申都可以不予理会,对当局的威胁而言,100个胡适都比不上1个杨杏佛。

&esp;&esp;周赫煊看着完全不顾自己死活的杨杏佛,突然生出无限感慨。或许正是中国有无数这样的志士,为了国家不惜付出生命,中国才有梦想可言吧。chapter1();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