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之文豪崛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300【思想】(第1页)

“污”从上海驶来的“丸山号”客轮,停靠在繁忙热闹的东京码头。

黄埔四期毕业生腾杰,走下踏板感受着异国的气息,在他身后还有29名黄埔毕业生。

常凯申如今还无法完全控制国党,因为派系太多太乱。

比如改组派就专门跟他唱反调,元老派经常摆出老资格,西山派也偶尔不听话……为了掌控政治、经济和军事,常凯申在各方面全线努力。

他最信任的就是黄埔学生,可惜这些学生太年轻,不管是能力还是资历都不够,需要镀金和历练才能委以重任。

于是乎,包括腾杰在内的诸多黄埔优秀生,就此踏上了公派留学的道路。

仅在1929年,就有三批共计90多名黄埔生,东渡日本留学,在早稻田、明大、陆大等高等学府深造。

这些留学日本的黄埔生,未来将会创建一个声势浩大的秘密组织蓝衣社,数年之间便跃升为国党三大派系之首。

他们坚信:只有法西斯,才能救中国!可惜,这个最初由热血爱国青年组建的蓝衣社,最后变成常凯申的私人工具,继而分化为三青团和军统。

腾杰与其他黄埔学生作别后,跟好友肖赞育一起来到东京千代田的明治大学,迅速投身于艰苦勤奋的学业当中。

既然是公派留学,那肯定不愁钱花。

腾杰每月能领到120元津贴,不过他和肖赞育都很有自制力。

他们每月生活费只花40元,剩下的钱都用来买书,每天的必修课就是到上野图书馆看书,连午餐也是在图书馆的地下室解决。

这是一群纯粹的爱国青年,如饥似渴地学习知识,梦想着有朝一日能报效国家。

又有谁能料到,此时单纯而热血的腾杰,今后会成为让人闻风丧胆的蓝衣社的创立者和说:如今的欧洲学术界,正在因一个中国人而疯狂,周赫煊先生的几部著作,已经被西方各所大学列为推荐书目。

法国和德国的史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更是以周赫煊先生为旗手,发起了一场学术革命运动。

腾杰看了新闻大感惊讶,因为周赫煊在国内虽然名气很大,拥趸众多,但反对者数量同样很多,远没有达到学术泰斗的级别。

万万没想到,周赫煊在欧洲学术界居然如此厉害,受到西方人的疯狂追捧。

做为一个热血爱国青年,腾杰既感自豪,又觉得很羞愧。

因为他只读过周赫煊的《大国崛起》,对其他作品并不熟悉。

松下正男拿出几张皱巴巴的日圆道:“腾桑,这些是购书费,如果不够的话,我会努力补上。

希望你能尽快写信给中国的朋友,帮忙寄来周先生的巨著。

”“日本这边没有卖吗?”腾杰问。

松下正男解释道:“关于周先生的作品,日本出版商只发行了《大国崛起》和《菊与刀》。

上野图书馆倒是有两套《枪炮、细菌与钢铁》,但借阅的人太多,只能碰运气才能借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