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文学少女】(第2页)
马裕藻帮周赫煊倒满一杯白酒,说道:“周校长,明天的事都安排好了。
”“有劳幼渔先生。
”周赫煊举杯道。
马衡好奇地问:“什么安排?”周赫煊和马裕藻对视一笑,马裕藻说:“做场戏给记者们看。
叔平,你明天穿得破旧一点,把那件有好几个补丁的长衫穿出来。
”“你们这不是骗人吗?”马衡级无语,“熟悉我的朋友,谁不知道我岳父家有钱?我再装穷,装得也不像啊!”周赫煊笑道:“又没人拆穿你。
”马衡连连摆手:“不行,不行,我明天该穿啥穿啥,不陪你们演戏。
”“随你吧,”马裕藻说,“反正我拖妻带女,是个穷光蛋。
”马珏眨着大眼睛笑道:“好啊,爹爹,你们居然商量着骗人。
”周赫煊说:“这不叫骗人,这叫策略。
”“反正就是骗人。
”马珏说。
周赫煊问:“你也在北大上学吧?希不希望北大尽快复课?”马珏说:“我读的是预科,我们没有停课。
不过我当然希望本科部快点复课啊。
”此时的北大预科,相当于北大附属高中,也是需要凭能力考进去的。
不过读完三年预科后,便能免试升入本科。
周赫煊惊讶地问马裕藻:“预科没有停课?”马裕藻笑道:“预科规模小,又没有被并校,所以大家一致讨论决定,把学校仅有的一点资金用来维持预科部教学。
”“北大居然还有钱,你们可真能省。
”周赫煊莞尔道。
“那是北大学生银行的钱,都是历届学生存进去不敢乱用。
就算老师们不起工资,银行也必须留一部分本金,免得学生取款时无钱可用,”马裕藻颇为羡慕的说,“还是燕大和清华有钱啊,庚子学款绰绰有余。
听说罗家伦当校长后,清华打算同时修两栋教学楼,还添置了不少的实验设备。
”一顿饭慢悠悠吃完,马裕藻不停地倒酒,最后喝得周赫煊有些头晕。
马珏抱着本《神女》出来,翻开其中一页请教道:“周先生,这里我有些看不懂。
女主人公遇到城隍后的那段对话,你到底是想表达什么?”周赫煊没有解释,而是说:“这种现实主义题材的书,小孩子最好别看。
”“我才不是小孩子,”马珏说道,“鲁迅先生写的也是现实题材,他的书我都看呢。
我还经常给他写信,向他请教文学上的问题。
”马珏跟鲁迅关系很好,一直到马珏结婚前,鲁迅每隔段时间就要给马珏邮寄书籍。
周赫煊笑道:“鲁迅先生的作品,跟我不一样。
”“我觉得都差不多啊,《神女》跟《狂人日记》就很类似,”马珏想了想,笑道,“不过你们行文的风格大有不同,鲁迅先生爱用俏皮话骂人,你的书爱用隐喻,要脑子转个弯才能看出是在讽刺。
”“那是你没看过《狗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