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民国之文豪崛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055【少女情怀总是诗】(第3页)

”“诗不在长,在于精妙,”那少女感慨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多妙啊,短短两句话,就描述出当今黑暗的社会,而且还激励我们不要畏惧黑暗,要寻找光明的未来。

要我说,周赫煊的诗才一点不亚于徐志摩和闻一多。

”众女生默默回味着那两句诗,愈发感觉余韵悠长,深含至理。

孟小冬却是抿嘴一笑,那位周先生貌似什么都会呢,居然又做起诗来了。

少女又说:“还有一首《见与不见》,大家听着啊: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全场安静,女学生们都说不出话来。

在徐志摩眼里,《见与不见》只是一首抒发情感的小诗,《一代人》才属于神来妙笔。

但对于青春年少的女学生而言,《一代人》或许有些味道,《见与不见》却是真真富有才情的好诗。

不愧是被《读者》推崇的毒鸡汤,这一桌少女都中毒了。

“感人至深,周先生肯定是个有故事的人。

”“应该是周先生写给爱人的情诗吧。

”“要是哪个男人给我写这种诗就好了。

”“嘻嘻,大庭广众发春梦,不知羞!”“要你管!”“……”听着这一桌女生的欢笑打趣,孟小冬却有些怅然,喃喃自语道:“默然相爱,寂静喜欢,他是写给谁的呢?”那些女生又说:“希望小学正在北平招聘教员,周先生就是主事人哦。

你们谁想去?”“我倒是想去,家里肯定不答应。

”“就是啊,我还准备毕业后去法国留学呢。

”“周先生会不会来北平?他若是亲自来,我定要去看看。

”“……”燕京大学属于教会学校,里面的学生都是富裕家庭出身,还真没有愿意当小学教员的。

她们对此兴致勃勃,多半出于跟风随流的心态,热衷于追赶爱国和进步的潮流。

孟小冬手托香腮倚在桌上,眼睛盯着戏台,却没心情看戏学艺,而是想着天津那边的人。

她也不知到底是为什么,反正周赫煊给她的感觉跟旁人不一样,就仿佛不属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