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剧本的正确使用方式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掉落番外:这凡间(含剧透)(第2页)

农妇沉默了,只是那双粗糙的手还是不自觉的攥紧衣摆。

“老子现在就去找人!”

眼见屋里没有人捧场,男人有些气急败坏,甩门而出。

但最后,男人找了好几个村,都没人要。

农家生活本就吃紧,谁还愿意养不是自己的孩子?

打听了一圈没送出去,农夫颇有些气急败坏,对待玉清婉和姜渡也没有之前那样和善,天天看他们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的,找他们毛病。

玉清婉和姜渡在这样的不明所以的指责下越来越瑟缩,他们也问过农妇为什么爹爹突然对他们这么不好,农妇刚开始还愿意安慰几句,后来月份逐渐大后,也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再也没管过两人。

生产那日,农妇生了个龙凤胎,产后的那些个亲戚都过来祝贺,看着给他们端茶倒水、卑躬屈膝的玉清婉和姜渡,人性中的卑劣上来,开始和农夫阴阳怪气的嘲讽起了两小只。

也是因为这次,玉清婉和姜渡才明白,原来他们并不是农户夫妇俩的亲生儿女,只是抱养的。

有了亲生儿女,夫妇俩对于玉清婉和姜渡的态度就很微妙了,俩人默许了自己孩儿对玉清婉他们俩的欺凌,只是象征性的嘴上说说,对于养子女求救的眼神视之不理。

而且这几年不知道为何,自家收获的粮食相比于前几年少了不少,一家子的生活也吃紧了起来……一时间,夫妇俩对于两张额外的嘴更是一点好态度都没有。

火灾发生的那日,夫妇俩听见亲生孩子的狡辩时相互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见了终于可以摆脱累赘的兴奋。

他们已经忘了,几年前他们是如何在灯下为襁褓中的两人缝衣服,如何将小宝宝举过头顶温声逗弄,如何喜悦于他们不断的成长。

他们都忘了。

但他们还记得。

看着两个踉跄的小身影在夜幕下越走越远,直至消失在田野,夫妇俩才带着孩子们回到屋中。

不知是今晚的晚风格外冰凉渗人,还是多年前那女人的话又萦绕在它耳边,农妇有些颤抖的搓了搓手。

“当家的,咱们这么做没事吧……”

“害,有啥事,两个小孩能翻出多大风浪!”

看着丈夫一脸的无所谓,女人悄悄叹了口气,把那份不安放进心底,合着月色入眠。

但她没想到,三年后,一道惊雷无比精准的劈到了他们家,把他们本就不多的积蓄全部烧成了飞灰。

而更加“恰好”的是,他们的一双儿女睡的跟头死猪一样,就这样被火光吞噬,化作了一把飞灰。

墨家。

在玉清婉和姜渡走后,墨少爷还像之前一样,苦读经书,日课三问,十几年都不曾懈怠。

终于,他在十二岁中秀才,被人称颂为“金陵第一少年”。十九岁乡试解元、二十岁会试会元、二十一岁殿试状元,连中三元震烁朝野,金殿对策时以“节用爱人,通商惠工”八字打动圣上,授翰林院修撰。

他从地方知县做起,疏浚河道、平反冤狱,任户部侍郎时改革粮税制度,使国库岁入增三成。后拜相,力主“偃武修文”,与北方诸部签订《隆和盟约》,换得十年边境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