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二章 女王夜宴(第2页)
许久之后,女王抬起头,期待地看着李绩:“若大唐的王师相助本王,不知胜算几何?”
李绩惊了一下,随即急忙摇头:“女王殿下,此事不合规矩,我大唐王师不可能参与辽东半岛之争,从名义上来说,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皆为大唐藩属,大唐身为宗主国,没有道理帮着其中一个藩属国去攻打另外两个藩属国,传出去会令大唐威望尽失,被天下万夫所指,从此大唐周边的所有藩属国会离德离心,从此不尊。”
女王不甘心地道:“高句丽从名义上来说是大唐的藩属,但天可汗陛下还是发起了东征之战,为何现在又不能了?”
李绩语气有些加重了:“那是因为高句丽失臣礼!藩属不臣,宗主国自当举兵伐之,可现在若出兵帮殿下无故攻伐邻国,性质就不一样了,师出有名,天下多助,师出无名,人心背离。这个道理难道殿下不懂么?”
女王垂头黯然一叹:“是本王失言,令大将军为难了。”
李绩沉默片刻,叹道:“殿下,非我不愿帮你,大唐与新罗向来为友邦,正是互为守望的关系,可是这一次,大唐实在不能出兵,出兵便乱了礼法,陛下也不可能答应的,还望殿下体谅。”
女王眼中闪过失落之色,随即脸色却飞快恢复如常,坦然笑道:“酒宴正酣,何故说些刀兵之事坏了气氛?来,二位上国公卿,且满饮此杯。”
三人饮尽,女王搁下酒盏,便待换个话题,谁知李素却忽然道:“其实大唐可以帮助新罗,不过不是出兵,而是另一种方式……”
女王和李绩一怔,接着女王脸上露出狂喜之色,李绩却勃然变色,重重一拍桌案,怒道:“子正你喝醉了吗?知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李素嘿嘿一笑,举杯自饮,却不说话了。
女王急了,你这是吊老娘的胃口呀。
“李县公若有主意,不妨直言,若是合乎情理,又不会让大唐为难,何乐而不为?”说完女王扭头看了李绩一眼,眼中充满恳求。
新罗国的国力太弱了,辽东半岛三国的国力和军队战力如果排个名次的话,高句丽程?”
李素道:“外交方面,当然是与高句丽和百济互相牵手又互相扯皮,相爱相杀嘛,这些套路朝堂鸿胪寺的官员们肯定都懂的,反正这几年先安高句丽和百济之心,不出意外的话,高藏很快就会遣使进长安,向陛下表达归心之意,大唐自然不能小气,客客气气收了他的国书,两国嘻嘻哈哈你好我也好,你快乐就是我快乐……”
李绩脸有点黑:“说人话!正经的时候还疯言疯语,信不信老夫抽你?”
“呃,牵制方面,便要看新罗国了,有了咱们提供的甲胄兵器,新罗国军队的战力拔高了一大截,以新罗女王对统一辽东半岛的执念,想必一定会倾举国之兵力,向北面高句丽猛扑,而此时高藏正忙于掌控军政大权,拉拢朝臣和军中将领,更要提防西面大唐的动静,同时,别忘了高句丽国中还有一位安市城主杨万春,他的手下可还有十万精锐兵马,而这个杨万春,对高句丽朝堂和国主的态度非常暧昧不明,恐怕连高藏都分不清他究竟是忠臣还是暗藏反意,这么多要防备的东西,新罗女王领兵北上,高藏哪里顾及得上,所以,新罗北伐必然会占一个大便宜……”
李绩静静的听着,神情若有所思。
李素说着忽然住嘴,然后看着李绩,等他慢慢消化自己的话。
“接着说。新罗国北伐占了便宜,然后呢?”李绩道。
李素笑道:“既然新罗占了便宜,必然意味着高句丽丢失了南面广袤的国土,新罗女王其人可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又可谓老牛亦解韶光贵,不等扬鞭自奋蹄……”
屁股被李绩踹了一脚,李绩笑骂道:“你哪里冒出这么多稀奇古怪的怪话?好好说人话不行吗?”
李素笑道:“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顺便炫耀一下文采嘛,总之,女王很火辣,脾气很暴躁,战事一起,辽东半岛风云变色,远在平壤的高藏大约也急坏了,可高藏不是泉盖苏文,在没有彻底掌握军队以前,对新罗的北伐只能选择忍气吞声,就算派兵抗击,恐怕也不敢派出太多,毕竟军队这东西对未完全掌控它的君王来说,是一柄双刃剑,谁知道这支军队出都城以后是去打敌人还是反过头来打自己。”
李绩点点头:“子正言之有理,所以,牵制的意思,就是用新罗去牵制高句丽?子正有没有想过百济国会如何反应?”
“百济国不敢反应,咱们大唐的水师越来越强大,若新罗与高句丽的战事开启,百济如果想参战的话,不妨请陛下下令,让张亮大将军率领战船在百济的海岸线晃悠一圈,百济便明白做人的道理了,这也是一种牵制,新罗牵制高句丽,大唐水师牵制百济,辽东半岛的局势尽在大唐掌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