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两种结构(第2页)
另一个方案让大家眼前一亮,同样采用活动的动力线布局,但活动的方式非常不同。
在大部分位置,动力线都是单股,但在四肢、背部这些运动最频繁的地方,全都采用由一股动力线分出三股分支的动力线布局。
线夹是固定的,但和关节的安装位置分离。
在四肢和背部主轴上都安装了一个活动的盾状的装置,上面开出三条凹槽,让三股动力线分别卡在凹槽里,通过调整这块活动的盾状物,可以改变动力线的施力方向,从而达到改编力量输出方向的目的。
这种方式相对于第一个方案,优点非常多,尤其是可以同时调整几个方向的施力,让整体的动力输出瞬间偏向到极致,可以做出高速连续急转等动作,纯粹说短时间爆发出来的运动只要后台驱动程序跟得上,甚至比“哮天”都要强一些。
但这个方案实在是太有挑战了,从加工jg度的要求上来说,这个方案的加工jg度要求几乎在每一项上都很极致,至少达到了目前赤翼科技的工坊里好几种主要设备的jg度准线。
那几个盾形零件的要求更高,无论是材料、形状设计、表面工艺处理等等全都都得达到高标准。
尤其是材料。
这个金属盾状物由于一直有金属线在表面来回摩擦施力,会产生很高的热量。
这个零件不但要求极高的jg度和强度,却又不能是实心的,必须在背面铣出片层结构来散热……这对赤翼科技目前的加工技术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经过讨论,为了能够在展示会上一举压服其他公司,大家还是决定采用第二种方案。
如果能够攻克这个难关,那整个公司的平均技术水平都能够提高一层,对于将来的发展大有好处。
另外,部分也是因为罗斯托克和约尔根仔细询问了柯永华。
既然柯永华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出手加工盾形零件没问题,那其他的技术难度并不算很高,无非是动力线整体结构的布局微调,和各个零部件从材质、功能等各方面的整合,以及后台驱动程序的编制而已。
单纯从进行动力学测试的角度来说,这个后台驱动程序甚至不用太复杂jg密,只要能按照要求,将走、跑、跳、冲撞、转向、翻滚、缓冲等动作都做出来就行,不过,赤翼科技觉得这方面也可以做得比9903研究所要求的更好一些。
赤翼科技是有程序部的,不过平时这帮人都在办公室里兼着网管和数据服务的工作。
约尔根居然又临时请了以前合作过的一些程序员来,顶下了公司日常的电脑系统方面的活,将这些公司老员工解放出来,一起攻关这次的项目。
林闻方隐隐有些兴奋。
这次他提出的两个动力结构,和哮天爪用的从钟表中寻找灵感,逐渐发展出来的多点咬合式擒纵动力系统截然不同。
哮天和y爪动力系统非常jg致,丝丝入扣,各方面来看都是目前最强最先进的,但在莫亚,这种动力系统绝对做不出来。
林闻方也无意在这边复制“哮天”的动力系统,相信莫亚人自己早就明白,“哮天”不是他们山寨的对象,但那种动力系统会让他们所有的供应商崩溃的,成品率会非常低。
对莫亚来说,那绝不是个经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