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一章新年晚宴(第1页)
新年晚宴机甲研究所全新开发的机甲的实验代号是“渔人”。
按照姚乐的说法,最开始的代号是“鱼人”来着。
因为这一型机甲的最初实验性,有着奇大无比的上身,和不成比例的下身,远看还真的有点像老式的网络游戏里的那种“鱼人”类目的玩意。
但是,经过一次次调整改进,现在机甲看起来的造型,和-1的风格越来越像,只是体型上大了不少。
这完完全全是顺应军方的要求:需要一款能够挂比较多的装甲,能够形成正面快速突击力量,有灵活的防空和反坦克能力,有较高的乘员安全性的大型机甲。
目前,所谓的大型,值得就是比-1大。
以前,这种大型机甲的需求要求并不迫切,一直到机甲部队在瑞安市周围开始遂行各种任务的时候,能够顶得住攻击的机甲的需求就产生了。
一开始,朱芷提出的要求是需要一款能够提供一定战场防护,用于撤回受损机甲的大型载具,经过几方协调,最终形成了这样的要求,反正战场抢修救护型号肯定有,但作为一个平台其他类型的机甲也会试制一些看看效果。
系列机甲一直没办法解决的问题就是操作繁琐。
因为四肢都在进行机甲的操作,繁复的电子、通信、武器设备等的操作只能通过眼睛和口头进行。
林闻方开发的手势操控,始终只有几个人能自如掌握。
总的来说,军方也需要一款在操作上更接近传统武器的东西。
“渔人”的座舱整个装在机甲的躯干里,双手双脚都不直接伸入机甲的手脚,而是直接操作座舱里的操作杆和脚踏板,虽然操作的方式没有太多变化,还是感应动作,然后机甲做出对应的动作来,但由于机甲驾驶员有充足的空间,偶尔就可以腾出手来操作战术电脑和其他东西,只要手松开,操作杆自动解除和机甲手臂部门的关联,手放回去就自动恢复,这个设置稍微有点繁琐,但看起来还是很好用的。
机甲驾驶员一边操控机甲一边决定武器的使用,设定参数等等,比以前自如了许多。
机甲的观察方式也和以前不同了,以前是带着头盔,直接在头盔上投射各种数据和进行瞄准,现在,在驾驶员的面前有一个弧形光幕,显示周围的景象,全部是摄像头捕捉然后拼接起来的画面,视野非常良好,战术电脑的提醒范围也大了很多。
机甲除了灵活性、反应速率和极速这几个数据落后与-1的改进型之外,其他各项数据全面领先。
虽说军方提出了比较高的防护要求,但实际上也只能做到机甲的重点装甲保护而已,重要部位能够抵抗57毫米速射炮的直射,轻型的火箭筒、枪榴弹自然也不能造成什么损伤,其余部位,能够抵抗37毫米机炮的射击。
由于摆脱了外骨骼动力系统的限制,“渔人”的动力异常充足,采用的纯的机械动力加上液压缓冲件,要说跑步加速那是不成的,最高速度也就是40公里每小时。
但“渔人”机甲却可以携带多达一吨的武器弹药。
以前-1“猎人”因为本身重量比较轻,无法采用火箭巢,多联装的导弹发射架等武器,现在“渔人”机甲都可以用。
机甲甚至在肩膀上装置了一门可以旋转的机炮,来代替原先“猎人”机甲使用的突击步枪,将双手完全空出来使用重型武器。
这样的机甲,在战场上的突击效果应该会很好,和现在的“猎人”机甲配合,或者索性是和2112型机甲配合,都相得益彰。
耿芒得知林闻方开始调阅这部分资料之后,专门打电话来询问他的意见,林闻方想了想之后说:“只要军方不要将‘渔人’机甲当作是一个样本,成为机甲大型化的开端,或者要求全面列装‘渔人’淘汰‘猎人’,那这款机甲就还是有意义的。
”耿芒深以为然,在和军部的沟通中也提到了这方面的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