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启明1158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六十五 胜捷军必须是农民的军队(第1页)

光复军丘县令秦远志被任命为武德军统制官。

济阳县令马厚德被任命为武进军统制官。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长清县令姚文渊被任命为武清军统制官。

等等等等。

等于给这些本地豪强们又加了一个码,把地方军政大权一把交付给他们,以此换取他们在军事上的服从和政治上的支持。

这一套操作之后,地方豪强们就正式被纳入光复军下辖西路军的指挥序列里,与光复军深度绑定,想要脱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了。

这一点在济南府还有淄州都是一样的。

至于泰安州,因为进军的时候地主乡绅们并未起兵响应,而是胜捷军击溃当地金军之后他们才响应,所以并未得到什么奖励。

苏咏霖让苏海生、苏绝和韩景珪三人分兵掌管泰安州的三个县,掌握主要力量,地主乡绅们则是维持现状。

战后的利益分割基本上是面面俱到,满足了绝大部分人的需求,所以苏咏霖的这一安排得到了很多称赞,很得“人心”。

三州的军事力量因此都服从苏咏霖的指挥。

各地地主乡绅纷纷表态听从苏咏霖的号令,将跟随他一起反金。

这种话听听就好,苏咏霖压根儿也没有指望他们究竟能出多少力,真正能依靠的还是苏咏霖自己的胜捷军和接受胜捷军领导的农会。

胜捷军需要扩军。

在泰安州是在扩军,在济南府也要扩军。

苏咏霖在济南府下令募兵,招募身强体壮的士兵以个人身份进入胜捷军,编入张越景指挥的玄武营,也挑选身体素质极佳的新兵直接编入自己的亲兵卫队。

这并没有什么好指摘的。

在很多人眼里,军队也是要有嫡系和非嫡系之分,胜捷军显然就是苏咏霖的嫡系军队。

所以征战一路所得到的大量武器装备,苏咏霖也基本上全部装备给了胜捷军,其余各军也没什么异议。

包括之前紧缺的铠甲和神臂弓,这两样战场利器被苏咏霖大量获得,装备给两千三百名胜捷军士兵已经是绰绰有余。

泰安州方面也传来消息,说募兵正在稳步推进。

大量农户在得到土地之后踊跃参军,现在留在泰安州的三个营的兵力都已经上千,人数还在进一步的上涨之中。

泰安州方面一共解放了六十七个村落,加上自耕农户口,总共有一万五千一百三十一户农民被纳入胜捷军的控制之下,胜捷军的基本盘进一步扩大。

加上沂州的六千多户,眼下苏咏霖直接控制的人口已经达到两万余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