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昼尽见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转角的胜算(第1页)

那年威尼斯太热,走在石板路上,每一步都像要选边站。

沈雁殊第一次走进模拟法庭,是在义大利法学院的一处古老讲堂里。研习营的课程全英,主题是欧陆与海牙t系下的国际私法攻防,选址靠近大运河。她记得那天快要迟到,手里的资料被风翻乱,转过角的瞬间撞上了一个人。

是晏寻。

他手里也拿着资料,却没有一页掉出。他只看了她一眼,把她落在地上的纸捡起来,递还她,说:

「证据不能乱飞,会输。」

她本来觉得这人不太好惹,语气淡、眼神没温度。但他讲课清楚,尤其在模拟庭前的准备阶段,他拆条文、拆事实、拆对方口供的方式,让她第一次在攻防里感到——不是害怕输,而是想要赢。

模拟法庭那天,他们是同组,被安排担任被告方。对手是两位欧洲法系的研究生,一开口就咄咄b人,用条文、判例,再配上那种英文里听得出法语底子的腔调,几乎想要碾压整个场子。

她几度想中止反驳,被晏寻的笔敲了一下桌面。

「重点不是他说什麽,是你能不能让他说的话对你有利。」

他写了一行字递过来:

“你不是要证明他错,而是让他说出你想要他说的。”

沈雁殊後来记不得那场b赛是怎麽赢的,只记得站在讲堂外的小yan台上,

他不庆功、不道贺,只淡淡地说:

「有些局不是我们该赢,是我们不能输。」

那场b赛後他们没有变成什麽密友,也没再有进一步联络。他後来去哪,她没问,他没说。唯一一次像是告别的时刻,是他把小组的简报资料全部整理好,匿名上传到云端资料夹。

里面最後一行注记写的是:

「策略是可以复制的,但输赢的那一刻,你必须知道你为什麽站在那里。」

多年後,当她再次站进法庭,看见晏寻坐在对席桌边、资料整齐、语气平稳,那些没有说出口的记忆全部涌上来。

不是遗憾,也不是怀旧。

只是她清楚知道:

他不是她的过去。

而是她今天,最不想输给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