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日光如常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章那年初见,叫敬仰(第1页)

那是她第一次见到文家正。

当时她刚进这行,年轻、刚强,没太多经验,但总觉得自己凭着热情与一点点天分,总能闯出什麽。那场跨品牌的联名记者会,是她进公司後参与的第一个大型专案。原本只是负责协调场地与流程的小角se,谁也没料到,总监在前一天发高烧请假,公司临时决定由她接手现场。

她知道文家正是那场活动的「总顾问」——一位从香港来的策展人,在设计圈里颇有名气,几个美术馆与品牌联展的成功让他成为难得能同时打动商业与美学两界的人。过去她只能从会议纪录上看到他的名字。传说中,他是个温和但要求极高的外部合作夥伴,脾气不差,却对现场节奏、视觉安排与语言逻辑近乎苛求。

记者会倒数前五小时,现场气氛已经b近临界点。

搭建b预期晚了一小时完工,灯光测试接连出问题,品牌方的两位执行人对稿时又各说各话。正在这混乱之中,文家正提前半小时出现。

他穿着一件素灰的衬衫与浅se西装k,看起来并不特别锋利,但一开口,气场立刻让全场安静下来。

「请问谁是这场活动的主要窗口?」

他声音不高,但语调不容含糊。

所有人都看向何莎。她愣了一秒,还是举起手:「是我。我是现场统筹,有什麽需要我说明的,我都可以提供。」

文家正望着她,没有责难,也没有表情。他只说:「我们现在距离开场不到五小时,请你告诉我,品牌方的三段发言内容,有哪里是重复的?哪里没有逻辑?还有这段联名定位——到底谁是主谁是辅?」

那些问题不是质疑,更像是一连串专业直球。

原本旁人早已习惯被他这种方式质问时冷汗直流,却没想到这个看起来初出茅庐的年轻nv孩,没有退缩。她深x1一口气,把早上还在修改的流程稿与简报投影片切出来,指着画面一页页分析,条列出哪里需要调整、哪里需要补强。

她说得不快,但清楚。

文家正站在她对面,没说话,只是仔细听着。中间偶尔点头,偶尔蹙眉,但始终没有打断她。那十五分钟,是一场无声的试炼。

等她讲完,他才缓缓说了一句:「原来今天不是完全没准备。」

然後转身,看向品牌方代表:「我们照这位小姐的建议,重排一次流程。限时三小时内ga0定,否则所有出场顺序照现场状况现场喊。」

气氛瞬间松了一口气。

活动结束时,有人悄声说:「他今天看起来心情不错。」说这话的人不知道,他其实几乎没有夸过人。

而她的手掌,一直到回公司都还shsh的,全是刚才拿着笔时冒出的冷汗。

她没想过会让他记得,但过了两周,公司收到他写给总监的一封信——大意是感谢团队协助,并特别提到:「贵司有一位年轻同仁,在压力下的反应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培养。」

那封信之後,她第一次被邀请参加策略前期的创意讨论,第一次成为核心小组的固定成员。虽然後来忙得天昏地暗,但她始终记得,自己真正被看见,是从那天下午,那十五分钟开始的。

而那个看见她的人,是文家正。

她不知道他是否记得这段初遇。或许对他来说,只是无数场活动中普通的一次协作经验。但对她来说,却是人生路上最早的一盏灯。不是照亮方向的那种,而是静静放在桌角,提醒你还可以再撑一下的那种光。

也是那时候开始,她对这个人,除了敬意,也生出了一点点敬仰。

不是ai恋,还不至於。但是一种,会记得很久的特别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