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奸臣世家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01 我是蔡道(第3页)

&esp;&esp;可如今的蔡道不会,原本他就是个孤独的宅男,他来自后世,来自近千年后的017年。

&esp;&esp;所以,如今的蔡道并不恨,不恨丢下他不管的蔡卞夫妻。

&esp;&esp;他理解蔡卞夫妻的恨,反而很感恩。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幸运地再次得到一个童年,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能拥有一个无拘无束的童年。

&esp;&esp;要怪,就要怪那个把他带到这里的贼老天……

&esp;&esp;元丰二年,乌台诗案爆发。

&esp;&esp;王安石的爱将——李定是这场政治风波的发起者,苏轼因此而差一点就被砍了头,最终,由于曹太后和王安石的劝导,他才只是被贬谪黄州,而大批大臣更是被牵连其中。

&esp;&esp;而蔡道正在自己的房中锻炼他的小身板,设法矫正他的罗圈腿,那一年他才两岁。

&esp;&esp;冬,四帝仁宗的发妻曹皇后病逝。

&esp;&esp;元丰三年,五月,乙卯,蜀国长公主薨。

&esp;&esp;这也是他回到孝慈里后的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esp;&esp;所以,他定下每亩八斗的租子,而且必须立字为约,想用这么高昂的田租吓唬这些没见过什么市面,不太懂得算计的佃户。

&esp;&esp;结果,果然如他所料,百多户佃农都被每亩八斗的租子吓怕了,只有十余户比较精明或者穷得毫无退路的佃户和蔡道签订了这个‘不平等’契约。

&esp;&esp;有了蔡喜的大力支持,蔡道并也没有采取向自己种地时那样精耕细作,而是先招募了不少木匠和车匠,打造了不少造型怪异的驴车。

&esp;&esp;这些车其实就是用来装五谷轮回之物的,上半年,那十余家佃户有得甚至没有培养秧苗,有得即便培养了秧苗也无法和蔡道培育的那两分地相比,所以,蔡道也不用什么高深的技术,就是给地里上原始的绿色肥料。倒时候亩产量想低也很困难。

&esp;&esp;蔡道可不管家里的那些仆役有没有洁癖。除了种田的佃户以外,全家人齐上阵,拉着驴车到仙游县去收集全县城的那五谷轮回之物。

&esp;&esp;全县城的人都不知道蔡府再发什么疯,仙游县的县令不知怎么想得,估计也是疯了,居然暗中使绊子延阻蔡府的车队。

&esp;&esp;也因此引发了蔡道和仙游县令之间的争斗,结果,他拿钱买下了县城南边一大片贫民居,不但巧妙地化解了县令的刁难,而且还为将来的仙游县的蔬菜基地打下了基础。蔡道是小孩子当家,说怪话,也伤不到他半点。可仙游县令可就惨了,得了个争粪县令的‘美誉’。

&esp;&esp;秋收时,蔡府在整个兴化军放了颗火星——平均亩产五石,其中居然有一户的亩产量居然和蔡道那一亩试验田早稻时的持平。要知道,在这个时代,即便是水土丰美的江东地区,平均亩产也才4石左右而已。

&esp;&esp;不过,这一次,蔡道把自己培养的秧苗大部分都送给了那些缺少秧苗的农户,而在自己的那一亩试验田试着种植了大豆。

&esp;&esp;秋收时的产量并不是很理想,也不知道是不是准备的时间有些仓促,再加上选择的豆种不佳,只收获了不到五斗。

&esp;&esp;这只是蔡道自己的主观意见,在外人看来,不管是晚稻还是大豆,蔡府这地种得都是非常地成功。

&esp;&esp;于是,蔡府就迎来了大批求取真经的人。

&esp;&esp;要想扭转舆论,彻底改变自己的形象。

&esp;&esp;蔡道就不能藏私,而且他也没有打算隐瞒自家田地高产的原因,农家肥只是田地增收的一种手段而已。所以,不顾蔡喜的劝告,蔡道大方得将秘诀告诉了整个兴化军的大户人家和百姓,并且把自家高产的粮食以略高于市价一成的价格卖给了周围的百姓和大户。

&esp;&esp;当然,像族长蔡玄和蔡京的老丈人那里,蔡府都是白送的。

&esp;&esp;……

&esp;&esp;元丰四年,

&esp;&esp;五月,癸丑,大辽国南京区域永清、武清、固安三县遭遇蝗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