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二十三章 梁祝(中)(第3页)

这时,忽然门外帘幕一阵碎响,驸马都尉王诜急急忙忙的跪迎进来,“陛下圣驾,恕臣来迟~~”他也是从旁余同僚那儿听闻今日之事,所以赶紧是跑来见驾。

徽宗这时候正极有兴趣的看那帷幕上的梁祝二字,那笔迹瘦劲的书体不正是自己极为推崇的瘦筋书法么?他笑了笑,正巧这时候自己这姑父过来,倒也是颇有兴致的又与他探讨那瘦筋书法,原本王诜还极为愉悦的神色,但在听说这是兴国坊的苏家所为后,立马就是一丝惊疑从眼中闪过。

……在一开始被李清照那首词阙震到后,底下也开始心里嘀咕矾楼为什么会把李清照的诗词搬上去,两者可没有什么关联。

隔间里的晁补之把李清照拉到身边来,“你这小娃娃还不与我们说说是何用意?”李清照回想起当日书院画房内的场景,忍不住的便是脸上浅笑出来,“子曰:不可多言呢。

”结果自然是惹得晁补之郁郁不快,一口一句“小儿可憎、有辱圣贤”,几个老学士便是笑声传了开来,也是吸引了圈椅内正饮茶的赵挺之。

赵挺之压下茶盖,瞥了眼这京里有名的小才女,眼皮稍稍阖下了些,好似在考虑着什么。

……耳畔边恍如鸟雀的竹笛声还在大堂内回响萦绕,从未有的这种奇妙感觉让场中的人都把注意力集中回了乐曲本身上,而且也有人反应过来北楼上吹笛的人是哪位大家?眼下梨台之上清楚明白的只有十一个人,与之前的十二人之说明显不符。

那现下藏在北楼之上的人是谁?为什么不现身?底下在笛声将歇时小声议论起来,虽然很碎,但还是能被梨台之上的苏某人听到,他向旁边一笑,这是他今天的第一次笑容,虽然是很淡然的那种,但也得到了李师师回应的笑,两人心念一交,疑虑尽散。

只是台下远远看着的陈奕却是脸上阴郁起来,没想到会被那书生救了回来,那北楼上的人究竟是谁,竟然在这个时候出来搅局,真是让他恼火不已。

“你给我去查查,那人到底是谁?”“是,小的马上去查。

”……笛声已歇。

随着台上苏进一起手,全队奏起乐曲引子,那是柔和抒情的爱情主题。

而身后的画幅也随之转变成了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美丽景色。

“哗——”全队奏响的合声立马击中人心,婉约的曲调却让人感到一种前所未闻的大气,众人都没能说出话来,虽不至于就此沉浸在曲调之中,但那种忽然间的震撼确实一时难以反应过来。

这种大气感正是来源于革胡那低沉浑厚的音域,传统的民族器乐合奏中由于没有功能和声,自然就不会出现这种专供中低音的乐器。

所以此时乍一听,瞬间便能把人的耳朵给吸引住。

南楼上的范纯礼抚着长髯缓缓颔首,旁边几个宰执此时也都停下弈棋。

从隔窗望下楼去看,这年代少有磅礴气势的音乐,所以很快就吸引了那些听厌了旖靡之曲的士大夫。

不过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会是一首高亢恢弘的乐曲时,台上的合奏声却慢慢歇了下来。

梨台之上。

李师师深吸了口气。

望了眼身边的苏进,苏进冲他微笑颔首,似乎是在这般得到肯定和鼓励后,她素手一转,琴弓向左运去……转而,便飘出来一种从未听过的、美妙绝伦的拉弦音色,每拉一下,几乎能把人的魂儿勾去。

尤其是在眼前漆黑无光的环境下,更是把这种凄美的音色发挥到了极致。

台下一些士子文人们都睁大了眼睛。

只可惜如今昏暗的环境下让他们都看不到彼此的表情,不然都会吃惊于自己竟会有如此失态的神色表露在外。

阁楼里的徽宗亦是恍惚了下,若是之前磅礴的那番音乐让他有些许赞许的话,那此时这忽然缠绵悱恻至极的音色就让他也十分吃惊了,他一扬手,问身边,“那奏乐的女子是何人?”“矾楼的李师师,陛下。

”徽宗极目而望去,只见梨台上的那女子淡素婉约的运弓拉弦,那件从未见过的乐器在她手下灿生了极为美妙的感觉。

真是太让人难以置信了,世间竟有此等令人凄迷断肠的音色。

就连徽宗这痴好音乐的皇帝都被高胡的音色所打动,更别说旁边其余的妃嫔女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