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和女鬼在北宋末年的日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十四章 踏青(第1页)

啃书阁清明踏青,是历来的节日习俗,为了抵御春寒的回溯,民人子弟们都会自的结伴出游,至山清水秀处风筝歌舞,弹琴吟诗。

由于郊外风光媚丽,空气新鲜,所以那些文人墨客也愿意出来活动,人一多、一些约定俗成的宴会就出来了。

不过与往常不同的是,今年的踏青会是开封府衙明文布榜举办的,这意味多少就有些不一样了,所以使得京师那些求仕心切的学子对此都趋之若鹜,纷纷拜帖求往,而府衙为了彰显文会的档次,更以府尹的名义去散名人帖,这样一来,那些赋闲在家的闲云野鹤也都会卖府衙的面子。

虽然这带有些功利性,但总归是文雅的一场宴飨,即便是当做一个看客,也是赏心悦目的。

此时正午十分,城北郊外的王震庄园后,已是极为纷闹喧哗的场景,由于是踏青会,自然不会像正儿八经的宴会那般大家排排坐的吟诗作对,而是各自为群的在这青葱无垠的旷野上自寻乐趣。

眼景内。

有良家女眷在放风筝,结果挂上树杈,这时候便有书生意气风的撂起裙摆表演爬树了;也有女郎在荡秋千,结果被后头不知轻重的男伴一把推翻了下来,哭哭闹闹的、尽是些欢喜冤家。

近处山坳里,出来一湾静谧的小河,仕女才子划舟共渡,结果不下心磕上了河堤礁石,几片水花溅起来,惊湿了一船的人。

草野上有兴致的人最多。

有太学学子蒙上眼,与相熟的同窗知己玩躲藏,有时候被忽悠的摸到了凉亭里。

结果把那谈经论道的老学律抱了个正着。

“混账!成何体统~~~”那老儒一把将书卷摔在案子上。

那学子摘下蒙巾一瞅,“喝——”的倒吸一口冷气,知道自己这次在劫难逃了,赶紧草地打了个滚,歪脖子瞪眼的装病。

“宣成兄!你这是怎么了?”他那群无良好友赶紧围上来把他架走,在人少的地方才把他放了下来,结果又是生龙活虎的模样。

凉亭里的老学律哪会不知道他们这些小伎俩。

冷哼了一声不去计较罢了。

他执起书卷又继续和一干老友讨论近期那风靡教学界的三字经。

“听说官家已经基本点头了,不日就会布榜州县官学,以后这三字经就正式拿入官方教学体系经义。

”旁边有一凉袍缁巾的青年笑着将手上的三字经搁在石桌上。

“经书确实义理深刻,极适合用作少童之学,只是与我国子监而言……”说到末了,也只是笑而不语。

这青年乃是当朝中书侍郎许将三子——许份。

就这样的身份出来。

自然可以与这些老鸿儒们谈笑风生了,再说他本身就领着国子监书库,掌着国子监书籍的检录与修订,可说是与这些老头平起平坐的学官。

许份这么讨巧,旁边也是哈哈的笑了起来,国子监那群娇子,完全是管不得的主儿,别说是三字经了。

就是孔孟都能被他们拿去擦屁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