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太学(第1页)
东京城上的碧空浆白如洗,几只单燕略过。
书斋天井里,苏进撸着袖子,在两个活字板韵轮里整理那一堆泥活字,这两千多个撰着反文的小印章,都是常用的字,按着字韵也整理了好些日子了,可还没完。
陈午那小子也是乐此不疲的又一早过来踹门…“土包子!快开门!是爷们的就跟我去蹴鞠!!”苏进现在是门都懒得开了,结果还是庄舟过来才把门给开了,那小子兴冲冲地跑过来质问他,不过苏进也是死猪不怕开水烫了,不管陈午说什么都不跟去踢蹴鞠了…“土包子,我这儿有长庆楼元宵文会的请帖,我知道你们这些臭穷酸都喜欢去这些烟花场所,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如果你跟我去蹴鞠,这帖子可就是你的了!”苏进摇着转盘,嘴里念着字韵整理活字,“施……恩,在这边……”……“嘭”的一声重重的甩门从外堂传过来。
庄老头探过脑袋小心问:“苏家少爷,这样不好吧?”“嗯……隆、这个……后鼻音,应该是在这个格子……”“……”庄舟也是自找了个没趣,于是安安分分的刻雕版模子了,上回敬元颍一剑把近百块雕版送进了炉灶,损失的可不是一星半点,老头自然是要加紧赶制,昨儿还接了隔壁延庆观道士的一百册道德经,可不敢打马虎眼。
今儿一早、那贺记曲乐坊又是送来新的陶笛,自从上一支中音c调完成后,就让他加做了一只高音c调。
拿在手里小巧玲珑的,熏烧的手感还是很好的,淡淡的草木灰,闻着令人心旷神怡,所以苏进也是痛快的把余钱结了,不过等翻过钱袋子一看,这个……看来得赶紧赚钱了,活字盈利周期太长,估计靠自己一个人、还没等回收成本,人就已经烂在大街上了。
而陈守向那边态度还不明确,上次说是要考虑考虑,不过几天都没影儿,估摸着是敷衍了,看来有必要找一门迅来钱的生意。
难不成真要造玻璃炼钢铁……好像蛮能来钱的,不过这种东西……如果真出来了,怕有悖自己的初衷……不自由了。
还是闷声点财比较实惠。
“苏家少爷,我这一忙啊、倒是忘了……”庄老头扶着脑袋走过来,“昨儿陈老爷让我跟苏家少爷说一声,说是……您上次那活字的事儿、他同意了,不过前提是您得在太学好好听课,不要太执迷于商途、以致本末倒置。
”苏进按住转盘,抬头确认,“此事当真?”“陈老爷是这么吩咐的。
”呵~~这老头倒是有意思,既然应下了活字的事,却还让自己好好读书……看来、也是个好面子的人。
我倒是要晾他两天,看他坐不坐得住。
也正好了、去那太学溜溜。
其实……他也是个好面子又很有玩性的人。
…………北宋太学,坐落于明德门直出御街武学巷横街东、与武成王庙隔街而望,学堂处所的前身是锡庆院,地方较小、几度重迁。
不过在风雨飘摇了数十年后,最终还是挺了下来,如今太学招生放开门子,写的差的……不给章子算是客气的,遇到那种尖酸刻薄的,挥起狼毫、洋洋洒洒的给你在上面画只甲鱼…“来来来~~~子俊,你看你看!柴三泡的短令!”,廊道上两学子凑到一幅字帖上去,旁边走过一些学子朝他们看了看,结果摇头走开。
那子俊倒是对着字帖摇头晃脑起来:“菁菁子衾,悠悠我心,伯谡有梦,宜奴无心,呜呼哀哉~~~寤寐求之……”“哈哈哈~~~”还没念完旁边就抱着肚子笑了,“柴三泡真是脑袋钻女人裙底了,不就是上回元旦封宜奴朝他笑了下么,就把他乐的……”,“其实我觉得……”,“不行不行,我忍不住了……”旁边一把将他挤开,从腰间取出一支兔毫来,舌尖舔了舔笔头,嘿笑着脸、在字帖右下方画了起来……“哎!材用!别画这个、让学正见了不好……”子俊在后边拉扯,不过某人却丝毫不为之所动,当他的杰作只剩下最后一只腿的时候…“咳咳!”旁边突然一下严厉的咳嗽。
他转头一看,得~~~赶忙将笔藏于背后,收起嬉皮笑脸朝眼前两人打礼,“种司业、高学正,两位安好!”“种司业、高学正好!”子俊也是赶忙打礼,旁边走过的一些学子见了这两人,偷偷捂嘴从旁溜过。
“你们两个做什么在这边?还不去书斋念书!”那须鬓白的高学正厉声教训,这两人赶紧连连应是,还不待那种司业说话,就像是抓了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溜之大吉。
那种司业名建中,字彝叔,不过今年为避建中靖国年号,改为师极,直宝文阁、给事郎,现除国子司业,也就是相当于后世教育部副部长的高度了,手里抓着无数读书人的仕途,一般的学子见了自然是要诚惶诚恐,不过这也主要和这种师极的性子有关,虽说他做的是文职,但其人性格刚强不折,出言行止到更像是个武人,当然,对其稍有了解的人就会知道,这种家就是武人世家,其父祖都是赫赫有名的宋室名将,他如今做这文职,倒算是异类了。
如果前些日子遇上这些事情,恐怕那两个学子少不了一顿戒尺,不过这几天心情着实不错,前儿被徽宗召见商谈那美芹十论的可实施性,让他总算是有了施展拳脚的机会,不必在这些案牍文书上空耗年岁。
但想到这里,却又忍不住唏嘘感慨起来,都快五十知天命的人了,如今才有机会施展抱负,都不知该喜该悲……“彝叔勿要气恼,这些学子毕竟年轻,处事心态自是不够成熟,我等时常敲打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