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4章 资金压力(第2页)
安吉伯笑着说道:“张恪。大概我接触到地最野心勃勃地中国人了。”又眉头微微皱着回忆道。
“至今。我地电脑里,还保存着他发给我地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德尔法西倒是能理解安吉伯地意思着说:“只怕他们还是藏头缩尾地。不好判断啊……”
听德尔法西这么说周正青倒是明白了一些。
德仪始终专注于是高阶芯片的开发,就算锦湖成功的开发出来基带芯片,也不可能对德仪的高端基带芯片造成什么威胁,真正痛苦的还是那些跟锦湖直接在终端市场竞争的厂商。
若是让锦湖成功开发出中低端的基带芯片,那锦湖在中低端手机市场的成本优势就太大了——几乎不难想象除欧美日本等主要高端机型市场之外,还有谁有能力彻底的压制住锦湖?
锦湖这些年来到底在技术研发上投入了多少?
周正青心里在琢磨这个问题,明天是不是直截了当的就跟陈信生讨论这个问题?
省得心里一直都纳闷着。
安吉伯与德尔法西此时是无法判断锦湖对基带芯片的开发进程,若是锦湖已经成功开发出中低端的基带芯片,与锦湖在中低端芯片生产领域的合作,已经不是德仪能够拒绝的诱惑了,除非是对中低端芯片市场彻底的放手,不然的话,以技术换增持,是德仪最佳的选择——若锦湖在基带芯片研发上还只是半吊子,甚至极可能重蹈三星、ib这些厂商的旧路,那德仪就没有必要顶住媒体与公众的压力将018微米的晶圆制程技术一并拿出来。
……………………
在达拉斯胡苏姆国际酒店里,张恪与陈信生、柳志成也在考虑如何让德仪做出让步,当然不会将技术的底牌向德仪完全摊出来。
将底牌亮出来,虽然能够说服德仪将018微米的晶圆制程技术一并转让,但是德仪势必会要求增持更多的股份,张恪这时候宁可花现金从德仪手里购买技术,而不想让太多的中晶微芯的股权落入德仪的手中,
德仪此时已经对中晶微芯片持股10,锦湖对中晶微芯的持股也不过刚刚在控股线以上,中晶微芯其他的股份都分散在云源集团、新加坡金管局以及管理层手中,让德仪的持股比例到达20已经是极限,就是不清楚20能不能满足德仪的胃口。
锦湖放弃绝对控股权没有什么,但是最终的控制权不能落入外资的手里。
引进025、018微米晶圆程技术,肯定还要再建一座高规格的大型晶圆厂,比起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