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官路商途(精校修改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2章 集体公寓(第3页)

张恪看了看时间,才九点半钟,还来得及打两通电话,拿起手机,走到阳台上,先与许思通了一会儿电话。再给唐婧打了过去。

张恪坐在藤椅上,可以清晰看见东南、仅一墙之隔的青年公寓。

青年公寓十二栋公寓楼划分三个独立的单元小区。

实验园正式启动起来,四百多名研发人员一下子到位。

这两天,南面、临东华大道的一个社区单元四栋小高层公寓楼里,实验园的新晋员工哗啦啦的住进去一大批,夜里灯火璀璨,让学府巷真正的有了繁荣地景象。

中间,也就是张恪他们公寓所在的单元四栋楼,暂时还没有安排人入住,就张恪他先行入住,看见孤零零只有十楼的东南角房间灯光还亮着,北面的玻璃窗上还映着不晓得时学斌还是董跃华高大的身影,这些家伙看样子还真想今天夜里就住进去。

北面,与音乐学院一街之隔的那个单元,四栋楼里有两栋是要作为拆迁补偿交付给东大作为青年教师公寓使用的。

东大的青年教师那么多,要如何分配也是归东大校领导他们头疼的事,张恪才不会去过问。

还剩下两栋楼,获批进入创业园的创业企业的员工可以申请入住,也已经有许多人申请通过这两天正式入住。

租金会略高一些,但比这样的居住品质,也是足够的低廉。

橡树园创业园与创投基金已正式运营三个月了,获得批准入园的企业有近五十家,其中有半数科技型创业企业获得橡树园创投基金的风险注资。

张恪轻轻的叹了一口气,为此差不多前后忙碌了一年,这才算有一个基础,四百多名研发人员可以说是锦湖未来崛起的核心动力。

根据谭云松的建议,橡树园将与东海大学、建邺理工大学、建邺师范大学、建邺邮电大学等高等院校进行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合作。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参加双导师制培养模式的研究生,除了在学校有一名导师之外,橡树园实验园还将派出一名中高级研究人员指导他们的学业。

这么做的好处,能加速人才的培养,也能培养出真正合乎需要的高素质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

橡树园也将暂时获得一批廉价的劳动力,也能够肯定这一批人毕业之后,没有特殊的原因是不会拒绝到橡树园工作的。

当然,这么做,对橡树园也有不利的地方,商业技术泄密的可能性会大幅提高,管理成本会大幅提高,还要为这些研究生支付大量的培养成本。

总体说来。

还是利大于弊的。

特别是正处于高速技术扩张期的锦湖,对合格研发与工程技术人员是那样的饥渴!

除了四百多名正式地研发人员之外。橡树园还将首次迎入四百名到六百名硕士、博士在读研究生进入实验园。

坐阳台上闲坐了一会儿,唐婧的电话打了进来。

张恪最近没有去香港的机会,两人要见面还要等到圣诞前夕香港大学正式放假,还要熬过二十多天不见面,在电话里,张恪说着要带唐婧去新芜过冬。

东海全境,冬季都湿寒难耐,唯有给天云山遮蔽住地新芜冬季的天候最是宜人,出现零度以下的天气就是反常。

……………………

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