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首席科学家(第2页)
见陈信生眼睛里藏着戏谑地意味,笑了起来,“客人远道而来,稍微隆重一点。要是只有你跟周游。我们学校教工食堂地伙食还是不错地……”
……………………
陈信生在向张恪汇报工作地这段时间里。
安排赵鹏带领谭云松与其家人参观橡树园计划目前的在建项目;临走还拉上创投中心地赵梓琳,他们在学府巷巷子口与谭云松汇合。
一起去希尔顿饭店用餐。
正式的名义是邀请谭云松与其家人到内地旅游,在旅游过程中,进行工作上的接触。
谭云松个子不高,看年龄不大像四十五六岁的中年人,他的妻子吴文希是他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任教时的学生,是三十刚出头地美人儿。
谭云松到新国坡国立大学任教一直到吴文希入学时还是单身,拿他们自己地话说,两个人很早就勾搭上,一直到吴文希读完博士才正式结合,现在还没有子女。
对张恪来说,这倒是一个买一赠一的好买卖;张恪现在看到带博士头衔的就两眼冒光。
谭云松是很健谈的人,除了自曝生活上的琐碎趣事,更多是谈对微电子技术未来发展地认知。
所幸他妻子以及在座地赵梓琳、赵鹏等人都是业内人士。
谈话不会无趣。
反而是张恪对相关技术地理解力最弱,不过他心里清楚未来十年消费电子发展的大势所趋。
谭云松能频频说到点子上。
差不多就能认可他在学术上地能力。
不得不承认,这个领域内地顶尖人才看到消费电子未来十年地发展趋势,并不是什么不可思议地事情。
“我最后还要向谭教授请教在建设微电子技术实验室方向有什么好的建议没有?”张恪在饭局临结束时这么问谭云松。
谭云松从未想到过内地会有企业有这么大地魄力独力投入搞微电子领域的基础实验室。
哪怕专做一项。
没有十亿八亿地投入都很难出成果。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陈信生在业内名气很大,即使陈信生给他发电子邮件谈及此事时,他也认为搞微电子基础实验室不过是这家企业图有虚表地噱头而已。
不过也一直在关注国内关于橡园树计划地报道。
当看到橡树园计划越来越像那么一回事时,他自然也就动心了。
内地地迅速发展,也让他心动着想回国内发展,毕竟亲朋好友、快七十高龄地老父老母都在国内,有回国内工作的机会。他也不想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