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官路商途(精校修改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99章 翟丹青来海州(第4页)

在对新芜地方经济状况以及宾馆业自身运营的特点方面,翟丹青自然拥有比其他人多得多的经验,涉及到具体的经营,指教当然谈不上,随便开口还不如不开口,接下来只是将有疑问的地方提出来让翟丹青给大家一一解答。

在象山南崖植物园规划地南侧的创建私立学校地批文已经拿下,各项手续已经齐备。

之前偷偷摸摸的进行征地工作,眼下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干起来,谢晚晴这时候几乎将她所有的心思都倾注在这所学校上,她要想在明年入夏之前建成一座在她心目中至善至美的私人校园来。

芷彤她们也到了该入学的年龄了。

谢晚晴在植物园里设立的临时筹建办公室回来。

为了方便管理,谢晚晴先在植物园南侧、学校规划地北侧处建了一栋三层的办公楼用于私立学校的筹备,等学校建成之后,办公楼还可以给植物园用。

她要晚一些再过来汇合。

临近黄昏,先让傅俊开车去学校接唐婧过来,然后再一起坐车到丹井巷。

从沙田前街拐入海州棋馆与府天大厦地那条弄堂,可以看见海泰家电卖场的生意还算红火,叶爱国的盛鑫电器在西城的家电卖场虽然抢占了市场地先机,但是由于卖场格局、地理条件终要差了一点。

两者在海州的业绩只是相当而已。

车子停在府天大厦背后的停车场,翟丹青感慨道:“这里是沙田吧,新芜市委三年前组织到海州参观学习,我也到过这里。跟三年前比,变化太大了。”

张恪笑了笑,说道:“变化也没有多少大,你们在这里留两天。好好看一看海州。”

从九五年初,市里通过城区规划方案,整个沙田都给规划为商业商务区。

要全部拆除重建。

最早启动的是西片拆迁。

不到一年地时间里,沙田数千户旧宅遭到拆除。

仓促修改城区规划的难度很高。

为了保护东片的建筑群,张恪以锦湖的名义陆续出手购下丹井巷近半条巷子地旧宅,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旧宅修缮,阻止其他地产商对沙田东片的建筑群下手。

丹井巷不拆,丹井巷东面地地域就不能与西边连成一片,开发地价值就差了许多,要拆丹井巷,要支付地拆迁成本就不是那么简单了。

重组后,锦湖已经完全是张恪一个人的锦湖,但在一般人地印象里,还是将锦湖与海裕公司、与省长徐学平联系在一起,没有哪个人傻到要去强拆锦湖旗下的物业。

那些稍微知道锦湖真正底细的人,如同锦城集团的赵锦荣,这时候更不会主动去招惹锦湖的。

张恪这大半年来对丹井巷的旧宅持续投入资金进行修缮,整条丹井巷与往日相比,有着改头换面的变化,翟丹青站在府天大厦背后的停车场上,身后三十层高、新建的现代商务办公用楼府天大楼、左手完全拆除后重建的商业区,虽然离完工之日尚早,但也初具雏形,右手是修缮如旧、古色古香的丹井巷,只看这局部,自然会觉得海州这两年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张恪将其中的道道跟翟丹青稍稍解释了一下,当然不会提及他暗中抵制市里制定的城区规划的事情,只将沙田附近的全貌跟翟丹青她们介绍了一下,免得她真以为海州的经济有多么发达,比惠山这样的城市比起来,还差得很多。

“不过变化还是非常的大,”翟丹青坚持她的观点,“我们从海州江港码头一路过来,路两旁的建筑都还是三年前的建筑,但是给人的感觉整洁多了,比起新芜到处都是破损的路面,海州市区的道路就要好很多,道路绿化也不是三年能比的,还有四凤桥附近,吴总拿以前的照片给我看,完全看到原貌的一点影子。我相信这里将是未来海州市的缩影,海州再这么发展下去,不出四五年,我看就要整个的焕然一新……”

“你这话说的不简单,这里少有不是海州人,你这么说,让大部人心里听了都很舒服,”张恪嘿嘿一笑,“但愿如此。”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