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先天罡气显威谋划攻燕(第3页)
短短几日光景,荆轲刺秦之事传遍整个咸阳,渐渐扩散至关中以及天下。
所有得知此事的人都惊呆了,没想到燕国派人出使秦国,居然暗怀刺杀秦王的目的,他们胆子可真大啊。
诸子百家,没有反应,对此事有着噤声的默契,就连喜欢谈论政事的儒家也没有表任何意见。。
而江湖上这件事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赞叹墨家之侠义,有人为这个计划失败而惋惜,还有人惶恐不安,预料到战事即将到来。
所有人都知道,接下来,燕国要遭殃了。
求和变成刺杀,还是刺杀秦国的王,此事无异于挑衅,若不报复,秦国颜面何存?
本小章还未完,请后面精彩内容!
……
章台宫。
荆轲刺杀一事之后,苏铭罢朝几日,再次召开朝会。
大殿上,文武群臣规规矩矩的站在两侧,就在前几日,他们目睹了一场刺杀。
此刻,他们仿佛还能闻到空气中淡淡的血腥之气,燕国竟然敢刺杀秦王,这是大秦立国以来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李信忍不住反驳道,“国尉大人莫不是在说笑,就算是各国结盟我秦国也不惧他们。”
尉缭摇摇头,“诸位,我大秦虽然有雄兵百万,但今时不同往日,灭赵之后,我们与草原接触的边境线又延长了不少。草原之上有匈奴人,有胡人,这两家都不是好对付的。”
“一旦这四国联盟合作,在与草原上的胡人联系,双方夹攻,我大秦腹背受敌,长时间下去,得不偿失。”
“无论是燕国,楚国,还是魏国齐国,都是三千里地的大国,如果分兵攻打,恐怕不是轻易就能拿下。”
“为了镇压楚国,我们设立了蓝田大营,可一旦动用了蓝田大军,楚国将蠢蠢欲动,南方危矣,这样的后果是什么,轻则一统大业就此中断,重则韩,赵两国复国我大秦重新被逼回函谷关。”
“当年六国合纵,彼此之间明争暗斗,不齐心,可现在,他们被逼到了绝路,烂船还有三斤钉,何况是他们,到时候我们面临四国合纵的局面,恐怕在座诸位也不想见到这样的局面。”
说到这,尉缭转身看向苏铭,“大王,大秦的目的是统一天下,但是在四国君臣的眼中,攻占韩国,是因为韩王安使用疲秦之计,谋算秦国。攻打赵国,是为了报复樊於期战败之仇,这两战皆是师出有名。”
“而现在,攻打燕国的理由也有了,燕太子丹刺杀大王,大秦报复出兵攻燕,没有什么比这更好的理由。”
“这次我们依旧师出有名,但韩国赵国的灭亡已经引起了他们的警惕,我们赢得太快了,他们害怕,害怕燕国也被这样攻灭。”
“所以,若我们此时兵攻燕,齐国不好说,但楚国魏国必然出兵久远,魏国大王昏庸但魏国朝臣中必有良才。”
“韩赵两国灭的太快,快到他们还没来得及救援,而这次若是攻打燕国,他们必然会出援兵,联合抵抗大秦的进攻。”
“战争陷入泥潭,到时候就连蓝田大营的四十万大军也得卷进去,若此时匈奴与胡人来攻,边境危矣。”
“还请大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