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韩非入咸阳(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吕不韦想了一会儿,道,“大王,臣打算安排御史台搜查之前的资料,倒查十年,这次一定要把官府里的害虫都揪出来!”
苏铭喝了口茶,“都说水至清则无鱼,孤却不信这套,吏治之重在我大秦是头等大事,贪污腐败更是重中之重,单单一个御史台不够,相邦,孤打算组建一个新衙门,专门清查官员腐败。”
单独成立衙门?
吕不韦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思考苏铭的用意,诚然,如他所言,御史台的确人手不足,不足以清查官员腐败。
这几年来,参与修建郑国渠的人何止十万,背后的后勤管理人员也不少,御史台能盯着咸阳城中的官员已经够吃力的了,哪抽得出人手清查中下层官员的贪污腐败。
不过,在吕不韦看来,这是大王要加强掌控朝堂的信号。
修建郑国渠,提拔了一大批人,上上下下都受益,如果清查贪污腐败,必定有不少人落马,届时大王可另外提拔官员,加强对朝堂的掌控。
这是一举两得,吕不韦也没打算反对。
“大王英明,此举甚好。”
“相邦,孤以为,李斯才能过人,精通庶务,由他来负责此事,你觉得如何?”
李斯?
吕不韦对这个人印象很深刻,他记得此人是通过招贤令被大王招揽,修建郑国渠的时候给他解决了不少麻烦。
“此人精明能干,此事交由他清查,大王可以放心了。”
苏铭又问道,“对于这些贪污腐败的官员,相邦有何看法?”
吕不韦回答很干脆,“依大秦律法,杀一儆百!”
这个回答,苏铭并不意外,他轻轻摇头,“相邦,若是在以往,孤会这么做,但现在不同了,这些人可以杀,但不能全杀。”
“为何?”
苏铭眼里闪过一丝精光,“未来大秦东出函谷关,占据六国的土地容易,但要使这片土地长治久安却不容易,六国土地广袤,人口众多,要将这样庞大的土地纳入掌控,不仅需要强大的军队,更需要众多官吏。”
“总不能大秦每攻下一处土地,就任用原来的官吏。”
历史上,秦国之所以崩溃的那么快,官吏不够,统治基础薄弱也是原因之一。
吕不韦瞳孔一缩,没想到苏铭看的这么远,站起来朝他拱手行礼,“大王高瞻远瞩,老臣佩服。”
随后,苏铭接着道,“齐国、魏国、韩国、楚国、赵国要完全统治这些地方,需要大量官吏,这次清查出来的贪官污吏,贪污严重者依秦律斩,不严重的,可以从轻处罚,允许戴罪立功。”
“另外,孤打算让少府建立一所官署,用于培养官吏,日后大秦东出六国,每打下一处,我大秦的官吏也要跟上,如此,才能真正将那些地方纳入统治。”
吕不韦心里明白,大王这是在收权,少府主要是为王室服务,拥有庞大的官员体系,少府培养出来的官员,以后自然而然的归于少府门下,也就是大王的人。
不过,这件事,他必须避嫌,更要主动配合。
自己屹立朝堂数十年,可谓是门生遍布朝野,若是再伸手,大王未必还能容他,现在大王不收拾他,已经是看在昔日的功劳和情分,若是他自己再不知道收敛,那无异于自取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