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不良人:登基称帝,兴复大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8章 重开武举(第1页)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石敬瑭满心欢喜的走了,坐在上面的苏铭脸上却没有丝毫喜色。

这些大将都是石敬瑭的人,等岐国和晋国投降,又有一大批降将要被安置,这些人要么朝廷给钱财田产,让他们安享晚年,要么加官进爵,不然他们肯定要闹。

无论换上谁,不满足他们的条件,他们始终都会闹下去,五代十国,绵延百年的兵变一直都是这个传统。

因为,上面的人要靠他们拼命厮杀,保护地盘和自身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无所顾忌。

这不是杀一个两个人就能解决的事,而是已经形成了这种风气,若不及时解决,恐怕他要费很长时间才能将中原的势力糅合在一起。

毒瘤就是毒瘤,不铲除,他只会随着朝廷扩张慢慢变大,最后把自己炸死。

当初,唐朝建立时的关陇门阀就是如此,门阀绵延数朝,方才平息,五姓七望,名传天下,连皇室都不能及。

而后世的宋朝,直到灭亡都没能解决此事,地方流民作乱,直接招安变成禁军,吃皇粮。强干弱枝,以文御武更是遗祸深远。

看来还是得举行武举,建立军校。

建立和国子监一样的军校,延续武将传承,免得将领死亡或者病退后,无人可用。

无论是从军队底层慢慢历练起来的兵卒,还是武举的生员都必须在军校中进修,才能升职或者到边镇参军。

而他这个皇帝担任军校校长,日后出来的大小将领都可以称得上是天子门生。

如此一来,也能平衡朝中文武势力,避免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之后朝廷军力大减,也避免像明朝土木堡那样,武将勋贵死了一批,朝廷文武势力顿时失衡。

文官能靠科举源源不断补充新血,武将就只能父死子继,收义子义孙,未免太落后,很容易青黄不接。

家族传承还会使边镇势力不断做大,体制僵化,变成辽东将门那样的军镇。

想了一通之后,苏铭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请退出浏览器阅读模式,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几天后,朝廷要召开武举的消息在洛阳传开,借着不良人的渠道迅流传到大江南北。

五代十国是武人的盛世,各种将领猛人层出不穷,能在战场上活下来的人,都有几把刷子。

消息传开,文人嗤之以鼻,丝毫不将其放在心上,而武人则是将武举当做晋升的新台阶。

江湖上的豪侠,山寨中的盗匪,流窜的溃兵各种各样的人听到消息,纷纷意动,从各地走出,往洛阳方向汇聚。

搏一搏,单车变摩托。

这世上,不缺搏命的武夫。